谷歌在中國將無力應對來自百度的競爭

© REUTERS / Thomas Peter谷歌在中國將無力應對來自百度的競爭
谷歌在中國將無力應對來自百度的競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總裁李彥宏(Robert Li)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在美國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公司於2010年退出中國後,百度公司牢牢佔據自己的地位,倘若谷歌重返中國市場,百度公司將再贏一次。在谷歌公司釋放出開發出針對中國市場的安卓智能手機專用搜索引擎的消息後,關於谷歌公司可能重返中國市場的消息開始為人所知。中國市場是否需要第二個搜索引擎?或者說中國互聯網是否能為西方產品提供任何替代方案?

美國調查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援引谷歌公司內部文件報道,谷歌公司正在開發代號為蜻蜓(Dragonfly)的搜索引擎。蜻蜓是為裝有安卓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而設的系統。這種搜索引擎將按照中國法律的要求過濾內容,在搜索後不顯示中國互聯網信息調控規則所禁止的那些鏈接。而且搜索引擎各個門類不希望公眾看到的內容都被遭到封鎖,無論是文件、圖片或視頻均包含在內。谷歌公司沒有證實也沒有反駁這則消息,只是公開聲明,公司對此類投機消息不予置評。但市場對這則消息的反應則是堅定的:中國最大搜索引擎和科技公司百度的股價應聲而跌,跌幅超過7%。

谷歌若重返中國市場不會對百度構成威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專家:谷歌若重返中國市場不會對百度構成威脅
市場的反應從原則上來說是可以解釋的。自谷歌2010年實際退出中國以來,中國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實際上處於壟斷地位。用百度公司總裁李彥宏的話說,公司控制著70%以上的市場份額。自然,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百度公司迅猛發展。但谷歌這種強有力競爭對手可能重返中國市場,嚇壞了投資者。他們已經不再極樂觀地看待百度公司的未來發展。

無疑,谷歌公司是世界級搜索引擎巨頭。哪怕是對百度公司來說,要和谷歌公司在技術方面和用戶人數方面一爭勝負,也是不容易的。但出現了一個問題:從原則上來說,中國用戶是否需要一個替代性的搜索引擎?可能,幾乎佔領全國市場的百度完全滿足了市場需求,所以,谷歌推出的替代方案在中國根本沒有需求?

中國互聯網技術專家劉興亮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採訪時指出,在任何情況下,谷歌公司要贏回被百度搶佔的市場份額都將極為困難。

他說:"如果谷歌搜索引擎能夠在保證‘原汁原味'的情況下重返中國,那麼我們是歡迎的。但是,倘若谷歌此次是經過中國政府審查的,甚至如媒體報道所言--該公司正在研發可過濾的新聞應用程序,屏蔽與中國政府審查標準不符的信息,我認為,我們是不太需要了,即便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對於為‘五斗米折腰'的谷歌,相信大家對它的好感度將大打折扣。"

© AFP 2023 / FRED DUFOUR谷歌公司是世界級搜索引擎巨頭。哪怕是對百度公司來說,要和谷歌公司在技術方面和用戶人數方面一爭勝負,也是不容易的。但出現了一個問題:從原則上來說,中國用戶是否需要一個替代性的搜索引擎?可能,幾乎佔領全國市場的百度完全滿足了市場需求,所以,谷歌推出的替代方案在中國根本沒有需求?
谷歌公司是世界級搜索引擎巨頭。哪怕是對百度公司來說,要和谷歌公司在技術方面和用戶人數方面一爭勝負,也是不容易的。但出現了一個問題:從原則上來說,中國用戶是否需要一個替代性的搜索引擎?可能,幾乎佔領全國市場的百度完全滿足了市場需求,所以,谷歌推出的替代方案在中國根本沒有需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谷歌公司是世界級搜索引擎巨頭。哪怕是對百度公司來說,要和谷歌公司在技術方面和用戶人數方面一爭勝負,也是不容易的。但出現了一個問題:從原則上來說,中國用戶是否需要一個替代性的搜索引擎?可能,幾乎佔領全國市場的百度完全滿足了市場需求,所以,谷歌推出的替代方案在中國根本沒有需求?

從歷史上來說,谷歌公司的口號一向是"不作惡"(don't be evil)。公司的集團道德標準正基於此。公司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在蘇聯出生,在谷歌2010年退出中國時,他把這一點歸結於意識形態基礎。布林說:"這對我的困擾比對別人大,因為我出生在專制國家。在我生命的最初幾年,我曾觀察到所有這一切現象。"實際上,谷歌公司只因不接受審查就退出中國市場,這可能是在耍滑。要知道在2010年前,谷歌在中國運營時也遵照"中國防火牆"的所有規則對內容進行過濾。但隨後gmail電郵服務開始遭遇黑客攻擊,谷歌開始通過不受"中國防火牆"控制的香港服務器開展業務,並拒絕遵守中國當局進行內容過濾的要求。但谷歌當時為何拒絕,到底是因為意識形態考量,還是出於集團安全考慮,或者出於純粹的商業利益考慮,仍是一個開放性問題。

整體而言,谷歌公司商業利益和集團道德標準開始越來越經常發生衝突。美國國防部的旗艦人工智能項目"馬文項目"(Project Maven)使谷歌公司陷入嚴重分裂。谷歌在項目框架下開發電腦視野算法(人工智能領域),以便分析軍用無人機上的視頻圖像。為反對這個項目,谷歌公司共有4000多名員工在請願書上簽名。他們認為,谷歌公司參加軍事研究違背自己"不作惡"的口號。10多個主要工程師甚至辭職,不希望為這一項目出力。結果在本公司員工的壓力下,谷歌公司放棄在2019年後就本項目與五角大樓繼續合作。

為了為重返中國的意願尋找意識形態上的理由,谷歌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想出了新口號--"谷歌是所有人的谷歌,我們希望在中國為中國用戶服務。我關心的是為全球每個角落的用戶提供服務"。中國互聯網技術專家劉興亮認為,谷歌公司的動機多半是由商業利益決定的。

他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的市場規模對於任何企業而言都是極具吸引力的。當然,這樣的吸引力八年前在谷歌退出中國時就已經存在了,到了今天,谷歌公司當年的創始人也都還在,為甚麼突然會改變策略以期重返中國?"

可能,答案相對簡單。世界科技巨頭谷歌、臉書已經在世界市場上達到了一定的成度。在臉書公司公佈季度報告後,人們發現臉書的股票不久前下跌近20%。公司關鍵指標--受眾和進款的增長首次低於預測。更何況,臉書財務經理大衛·維涅爾(David Weiner)表示,未來增長指標將更低。
各個科技公司亟需龐大的未開發市場,就像需要空氣一樣。因此他們試圖同意當地政府的要求,以進入中國。蘋果公司(Apple)打算把中國區iCloud用戶的資料轉交給中國當地的公司。臉書已經宣佈在中國杭州市開設獨資分公司,打算在杭州建立創新港(Innovation Hub)。隔夜,中國當局以行政程序辦理不正確為由,撤回了對臉書在杭州設立獨資分公司的工商註冊許可。

另一個問題是,哪怕是做出了所有讓步,也不排除已經錯失搶灘中國市場時間的可能性。中國科技公司已經建立起本國互聯網自給自足的生態體系。谷歌在中國有類似公司--百度,推特在中國有類似公司--微博(Weibo),Whatsapp在中國有類似公司--微信。《紐約時報》不久前寫到,在過去10年內已經有整整一代人成長起來,他們從不知道世界上有谷歌、臉書、Instagram和推特存在。中國用戶有享受到所有提供有意思內容的類似服務的保障,他們甚至從不思考有甚麼消息會因審查考慮而直接遭到封鎖。《紐約時報》寫到,北京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兩名學者不久前開展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些事實。大約100名大學生獲得了翻越互聯網防火牆的軟件,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使用這款翻牆軟件瀏覽國外的信息資源,至少一半學生甚至從未嘗試過翻越防火牆。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