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帶領國家走向危機?

© AFP 2023 / ISAAC LAWRENCEPedestrians walk past a high end fashion store
Pedestrians walk past a high end fashion stor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據英國《金融時報》(FT)援引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ICC)投行的數據報道,中國年輕人開始靠貸款生活。居民未償消費貸款總額今年增加了40%。主要債務額是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欠下的。中國千禧世代(Millennials)信奉需要“在地當下”消費的結果是他們積累起無力償還的龐大債務。

小額貸款將有助於中國政府在農村地區扶貧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小額貸款將有助於中國政府在農村地區扶貧
上海外國語大學(SISU)校園入口處懸掛著一幅大型招貼畫,上面寫道:最新款的蘋果iPhone智能手機可能是承受不起的負擔。這幅招貼畫警示大學生,任何民間貸款約定的年利率都不得超過36%。但即便是在這種條件下,無抵押無擔保的任何目的小額貸款也可能把大學生們逐入債務泥潭。這種聲明出現在中國所有大學中不是毫無緣由的--過去幾年來大量滋生的信貸機構和小微金融機構瞄准的就是大學生,向他們出借高利貸,而大學生們則開心地縱情消費。
從歷史上來說,在中國靠借貸過活是可恥的。更何況,中國人素來都盡量努力攢錢,以應付艱難的日子。在快速經濟增長年間長大的一代人雖然比父輩快速致富,但依然對未來沒有信心,他們試圖創造"安全枕"。他們為子女教育、購房、醫療、額外的退休金而攢錢。
但當"千禧世代"開始進入消費市場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通常來說,千禧世代是家中的獨子(獨女),他們從嬰幼兒時期就習慣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呵護,培養起了消費行為。他們的形象代表是最新款的智能手機、大牌衣服,社交網絡中的星巴克咖啡館自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台記者,在這種情況下,信貸機構急於出手相助。
她說:

"這也是中國科技金融發展進步的表現,發展中國家居民的金融意識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由於科技金融的發展, P2P、移動支付、第三方眾籌等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的消費帶來一定的滿足。尤其是十九大中提出的,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消費信貸的增長其實是就很充分的體現了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當然,隨著消費信貸的增長,無論是科技金融、個人信貸還是其他的消費金融貸款,我們都要防範和嚴控貸款不良率的問題,不能入不敷出,一定要在有償債能力的前提下借貸,才能可持續發展。"

主要的圈套正好就在這裡。年輕人目前基本上還不怎麼具有金融經驗,卻不假思索為進行高消費而借高利貸。當需要還錢時,他們就從其它高利貸金融組織再籌資金。買入的蘋果iPhone智能手機最後滾成了幾萬美元的債務,這種案例並不罕見。媒體經常有報道稱,大學生因無力償還債務而企圖自殺。

A boy holds a Chinese flag as he walks past an Apple Store undergoing renovation in Beijing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蘋果越來越有可能成為中美貿易戰的目標
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政府早就試圖使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因此,千禧世代似乎應該成為正在形成的消費社會的主力軍。但問題在於,這種消費增長依靠的卻是信貸負擔。按照中國西南財經大學的(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的資料,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家庭債務總額達3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是40%。雖然仍比歐盟(60%)和美國(80%)低,但高於大多發展中國家。從另一方面來說,中國這個指標從2011年起增加了一倍。有理由推測,考慮到中國政府宣佈集體去槓桿(leverage,佔GDP的170%)運動,信貸組織開始更願意提供消費貸,那麼中國的家庭債務仍將快速增長。
按照國際清算銀行(英語: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研究報告,如果家庭債務總額佔GDP的比重高於60%,那麼消費將大幅縮減。要知道屆時人們的主要收入都用於償還貸款了。在這種情況下,基於內需的經濟增長模式可能沒有生命力。所積累的天量貸款與經濟增長急劇放緩一道兒,可能引起借貸自然人債務違約的浪潮。
從P2P網貸市場上的情況來看,這是一目瞭然的。在過去兩個星期來,一共有57家P2P網貸平台關閉。今年6月份,共有80家P2P網貸平台關閉。P2P網貸平台崩潰有兩個原因。首先,中國政府此前宣佈的去槓桿運動和打擊影子銀行減少了借款人債務再籌資的可能性。其次,中美貿易戰等外部經濟原因也反映在商務活躍度上。結果是債務違約數量的上升。據官方數據,P2P網貸平台行業的未償還債務數量增至8%,相當於傳統銀行業的4倍.
專家們指出,不仔細評估貸款風險的借貸行為不僅可能導致借債人的悲劇性後果,也可能導致全國整個金融系統的悲劇性後果。在美國,徵信系統在幾十年前問世,大多居民擁有信貸歷史。即便如此,所累積起來的大量次級貸款仍然導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只有3.2億人擁有信貸歷史,其他人都是非傳統信貸機構的潛在客戶。這些信貸機構如何開展風險評估,當大量借債人的債務償還期限到來時將發生甚麼事情,目前仍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