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繼續了《環球時報》8月2日的話題。後者曾警告,同美國的貿易戰可能招致中國人針對美企的民族主義情緒的上升。在《南華早報》發表的前一天,8月4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刊文稱,不排除在華美企可能遇到中國政府監管機構和海關部門採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的可能,包括抵制它們的產品。例如,以前針對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在華企業及其產品、服務就採取過類似措施。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薩里茨基指出,中國的這些措施可被認為是被迫的,是貿易戰的結果。他說:
"遺憾的是,中美沒有成功解決糾紛,放棄升級,至少是海關戰。不久前中國中興公司受到美國制裁和打壓。所有這些也招致了對等回應。美國在華企業與當地市場緊密相聯。它們有可能獲得美國一些零部件,但它們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相當大,約有2000億美元。這是個很大的數值。因此,我認為,中國人在尋找一些能夠哪怕是不太多的對等回應的措施時,將動用‘控制'外企的手段。這當然會讓它感到焦慮,並給它製造一些麻煩。而在華美國企業又該怎麼辦?有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新的現實。有可能部分美企從中國轉到其他國家,或美國。"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觀察家指出,美國公司未必能放棄巨大的中國市場。他們甚至還預期,儘管存在中美貿易緊張升級引起的不確定性,美國公司仍將擴大自己在華經營規模。中國經濟增長以及中產階層的擴大,都是刺激美國公司保留並擴大在華企業規模的重要因素。
許多東南亞國家越來越擔心中美貿易戰對本國經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這裡首先指的是那些其經濟發展緊密與同中國貿易往來相連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例如,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7月採取了旨在將美中貿易戰對本國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的防禦性措施。菲律賓總統辦公室發言人羅克列指出,貿工部和財政部正在調查人民幣貶值以及同時出現的中國出口增長,將致本國哪些領域可能更受影響。中美對對方海產品徵加關稅,包括對三文魚、蟹肉和龍蝦,泰國企業家們擔心在中國與美國的泰國飯店的盈利將降低。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執行研究員張寧認為,貿易戰也會給東南亞國家帶來一定好處。張寧說:
"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或貿易戰升級對於東南亞國家而言其實是得利的--中美間進出口貿易受到影響,反而會使得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間的經貿往來更加緊密。如果說東盟國家對中美貿易戰存在擔憂,可能是擔心美國對中國、歐盟、日本等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後,接下來的徵稅矛頭或將指向東南亞國家。至少當前中美貿易戰升級的形勢,客觀而言,對東南亞國家其實是稍稍有利的"。
這位中國專家還稱,中國政府考慮到人民的利益,不會在美國的無理要求面前妥協,美國政府的做法只會給雙方利益都造成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