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不妨礙美國的發展

© AP Photo / Ng Han Guan, File《中國製造2025》不妨礙美國的發展
《中國製造2025》不妨礙美國的發展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科技發展加快未必對美國創新產生不良影響。美國當局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戰略《中國製造2025》感到不安,這種擔憂是當前中美貿易衝突的基礎。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表明,與中國的競爭反而將迫使美國科技公司前行。

中美貿易衝突將導致Iphone漲價?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美貿易衝突將導致Iphone漲價?
以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為首的代表團不久前赴華與中國同行們舉行談判,旨在解決貿易衝突,但談判無果而終。現在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首的代表團將回訪美國。談判前景受到專家懷疑。美國媒體也指出,個中原因是美方最初的要求過於強硬。美國要求中國在2020年前使美中貿易逆差減少2000億美元,停止對美國商品徵收回應性關稅,同時削減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新興行業的補貼。中國早在談判開始前就讓人明白,如果說貿易失衡是一個可討論的問題,那麼誰都不該干涉國家工業政策。

中美兩國分道揚鑣的原因是甚麼?中國早在2015年就發佈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把發展高科技行業列為戰略任務,其中包括機器人技術、半導體生產、無人駕駛汽車、智慧城市、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中國政府認為,國家在這些領域的成就將決定未來的世界競爭力。美國政府也秉持這種觀念,而且目前美國正好是上述領域的世界領袖。美國指責中國決定依靠美國來發展本國的高科技和《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的行業,也就是依靠美國技術轉讓和吸引國外人才來做到這一點。而且中國政府對科技公司進行國家補貼,使中國公司擁有吸引國外人才和收購外國公司的資金。與工業間諜和直接竊取知識產權不同,這些指責非常難以證明。要知道沒有人強迫美國公司與中國公司合併。商界依據經濟合理性,自願作出這種決定。

© AP Photo / Mark Schiefelbein, File美國指責中國決定依靠美國來發展本國的高科技和《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的行業,也就是依靠美國技術轉讓和吸引國外人才來做到這一點。而且中國政府對科技公司進行國家補貼,使中國公司擁有吸引國外人才和收購外國公司的資金。
美國指責中國決定依靠美國來發展本國的高科技和《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的行業,也就是依靠美國技術轉讓和吸引國外人才來做到這一點。而且中國政府對科技公司進行國家補貼,使中國公司擁有吸引國外人才和收購外國公司的資金。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美國指責中國決定依靠美國來發展本國的高科技和《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的行業,也就是依靠美國技術轉讓和吸引國外人才來做到這一點。而且中國政府對科技公司進行國家補貼,使中國公司擁有吸引國外人才和收購外國公司的資金。

但是,美國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迅猛發展感到擔憂。中國成為競爭對手,而這意味著,美國可能逐漸(而且很快)喪失世界科技領袖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專家張寧認為,中美當前的爭論與以往不同。

他說:"這次貿易戰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前中美貿易摩擦大多是由某個具體事件引發,但此次的貿易戰沒有具體事件,突然對中國發難,這是美國對華戰略轉型的一個表現。美國反思和認識到這些年對華遏制戰略的失敗,美國在維護其全球領導者地位上受到了中國的嚴重挑戰。當然,中國並沒有想主動挑戰美國,只是中國在發展和實力增強過程中,自然就會影響到原來"世界老大"的位置。這就像是"修昔底德陷阱"--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也就是說,即使"老二"不想挑戰"老大","老大"也會感到威脅。可以說,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都出乎美國的意料,美國沒有想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會在5到10年之內增長如此之快。"

專家:美國因中國企業在美市場獲技術突破而欲對其懲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專家:美國因中國企業在美市場獲技術突破而欲對其懲罰
實際上正好相反,競爭可能對美國本身有利。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的統計,在2010年至2014年間,向美國科技公司發放的專利數量幾乎增加了三分之一。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在1999年到2007年間,也就是還沒有人談論中國科技擴張的時候,美國專利數量減少。《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援引歐洲數據指出,在中國入世後,歐洲公司開始完善自身技術,以應對來自中國進口的競爭。張寧認為,科技發展是漫長的嘗試和犯錯過程,這裡的競爭絕對不是零和政策。

張寧說:"首先,我認為是可以競爭的。但是,這個問題不是"零和一"的關係--不是中國科技行業與美國完全能夠競爭或完全不能夠競爭的極端狀態,而是雙方各有所長。當然,美國的優勢會更明顯一些,同時中國在某些領域或行業也有中國自己的領先優勢,比如在高鐵方面。總體來看,雖然相對美國而言,中國仍處於一個追趕者的狀態,但雙方在全球的發展中是相互補充的。而且相對過去而言,中國在競爭中所處的位置是越來越有利的,尤其是與五年、十年前相比,中美的競爭就像賽跑一樣,假設以前我們和美國相差一百米,但現在我們也許只差50米。這種差距是在逐漸縮小的。"

他認為,在科技發展中重要的不是修築壁壘,而是相反,重要的是開展合作以交流知識和經驗。在全球化條件下的現代世界中,非常難說,某個國家在本國發展中僅依靠本國力量。所有國家都在努力最大限度利用國際資源。美國在這裡也不例外。在美國的發展中,國家獲得以國際人力資源形式出現的優勢。IPhone智能手機和波音客機都是各國專家通力合作的結果。世界在快速變化,不排除甚麼小米或中國商飛(Comac)有一天取代它們的可能性。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