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遺囑庫所開展研究的一個有趣結果是,近年來訂立遺囑者的年齡明顯下降。對8萬份遺囑的分析表明,客戶的平均年齡從2013年的77.43歲下降至
2017年的72.09歲。在訂立遺囑的所有人中,有43.1%的人60多歲,35.7%的人70多歲,19.3%的人80多歲。中華遺囑庫的數據說明,服務本身深受退休人員的歡迎。他們開始願意提前訂立遺囑,不再覺得這麼做有何不妥。
為何中國老人在訂立遺囑時幾乎從不指定女婿或兒媳做繼承人?原因是中國離婚率上升,老人們想確信終生積累的財產由自己的女兒或兒子繼承,47%的立遺囑者家中只有一個孩子。科羅斯季科夫指出,對獨生子女的關心也擴展到遺產分配實踐上。
在中國,人們多年來一直忌諱訂立遺囑,因此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舉出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為例,開展瞭解釋工作。例如,在訂立遺囑者過世後,遺囑有助於親人們避免產生分歧,省卻昂貴的訴訟負擔,令逝者的子女平靜獲得遺產。
中華遺囑庫是2013年3月啓動的社會項目,現在中國大城市中設有7個分部。它的目標是為60歲以上公民提供免費咨詢、登記遺囑、托管服務和其它服務(99.69%的遺囑涉及不動產繼承)。而且這不排除當著公證員的面訂立遺囑程序的傳統做法。
按照中國繼承法,如果一個人沒有訂立遺囑,那麼在他死後,他的配偶、父母或者子女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直接繼承人。為了證明繼承權,子女應該提供死亡證和證實其他繼承人放棄逝者財產的書面文件。在訂立遺囑的情況下,子女獲得遺產的程序明顯簡化。
為了排除欺詐,中華遺囑庫將引進數字技術進行公民文件存檔,並採用錄音錄像、指紋採集、人臉識別等手段認證身份。截至2017年9月,超過10萬名老年居民已經使用了中華遺囑庫的服務。在繼承人之間出現分歧的情況下,中華遺囑庫可以充當調解機構。如果調解沒能解決爭端,那麼在繼承人訴諸法庭時,中華遺囑庫將提供證明,證實立遺囑者的最後遺願。
按照中國繼承法,如果一個人沒有訂立遺囑,那麼在他死後,他的配偶、父母或者子女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直接繼承人。為了證明繼承權,子女應該提供死亡證和證實其他繼承人放棄逝者財產的書面文件。在訂立遺囑的情況下,子女獲得遺產的程序明顯簡化。
為了排除欺詐,中華遺囑庫將引進數字技術進行公民文件存檔,並採用錄音錄像、指紋採集、人臉識別等手段認證身份。截至2017年9月,超過10萬名老年居民已經使用了中華遺囑庫的服務。在繼承人之間出現分歧的情況下,中華遺囑庫可以充當調解機構。如果調解沒能解決爭端,那麼在繼承人訴諸法庭時,中華遺囑庫將提供證明,證實立遺囑者的最後遺願。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