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這樣做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國生產商,進而在這些部門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然而這些措施或許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據美國從事稅收預算政策分析的稅收基金會的估算,將對鋼鋁產品徵稅90億美元。例如,根據稅收基金會的估計,2017年美國共進口290億美元的鋼鐵;如果對此徵收25%的關稅,稅收總額將為73億美元;而對進口鋁材徵收的關稅總額可達17億美元。正如稅收基金會指出的那樣,最終將讓該產品的消費者減少90億美元的稅收負擔。
特朗普在談到徵收進口關稅時,特別提到中國是國際貿易中不誠實的國家。而中國完全有可能恰好是受高額關稅損失最小的國家。眾所周知,中國對美鋼材出口還不到中國鋼產品出口總額的10%。但正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的那樣,但這會開一個讓國際貿易所有參與國都遭受損失的非常危險的先例。黃衛平說:
"中美兩國的經濟規模都很大,而從中美之間的貿易情況來看,實際上美國是巨額的貿易逆差,中國則是巨額的貿易順差。如果中美展開貿易戰,從貿易的角度講,資金的流動性問題並不大,但是會產生影響非常不好的先例--也就是說,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不再是以自由貿易為主,而是通過相互制裁發展,將來如果任一國家都可以採取制裁措施,那麼整個世界的貿易秩序就遭到了破壞,這樣的結果比甚麼都糟糕。要知道,遊戲規則本身的建立是很難的,但是破壞起來是容易的。中美兩國之間,中國是不願意破壞遊戲規則的,而美國是希望破壞遊戲規則。"
中國可能將採取哪些反制措施,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沒有透露。但其他各方則都有更具體的措施。例如,歐盟為應對特朗普25%的關稅,計劃將對美國摩托車、快艇、牛仔褲、化妝品、T恤衫、波本威士忌、橙汁和玉米等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並將貿易爭端訴諸世貿組織。日本世耕弘成也表示將訴諸世貿組織。
同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讓特朗普十分不安。1月貿易逆差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556億美元。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提出瞭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他說,如果美國高技術對華出口管制放寬,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
然而華盛頓未必會響應這一建議。近來不僅美國,而且其他國家,也都害怕中國技術實力的提升,因此也都竭力阻止向中國提供高技術。美國政府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阻止美國同中國夥伴的大型並購交易。例如,2017年10月美國政府叫停了私人股本公司峽谷橋資本合伙公司(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以13億美元兼並美國萊迪思半導體公司(US Lattice Semiconductor)的交易。
對特朗普政府來說,解決貿易逆差的更易接受的方案應該是擴大向中國提供汽車和飛機以及原料--天然氣、農產品等成品。而在貿易戰的條件下,中國將採取的反制措施恰好可能針對這些產品。這樣一來,好"戰"性言辭必將走投無路,雙方將為解決貿易糾紛恢復磋商和談判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