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一直努力推動的有美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參加的四方會議壽終正寢。顯而易見,美國利用這一平台的目的,不是為了幫助喀布爾和"塔利班"坐下來談判,而是想制約中國在阿富汗問題進程中的影響力,制約中國在該國的經濟存在。
外長通過加強阿富汗-巴基斯坦關係調節中的斡旋角色來鞏固這一立場。政治學家斯塔尼斯拉夫·塔拉索夫就此提醒道,最近幾個月時間里,中國宣佈,積極斡旋敘利亞危機,幫助緬甸和孟加拉以及以色列和巴基斯坦調節相互關係。
他說:"很早以前,中國就力圖加強在熱點地區的影響力,並扮演斡旋者角色。美國不願意與華在阿富汗進行合作。美國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希望絲綢之路項目得到落實。美方的目標是,要在這一路線周邊,給中國製造大麻煩。最近幾年里,中國強化了在阿富汗的存在。王毅外長為此建議,將阿富汗納入絲綢之路框架中的中巴走廊項目。中方有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機會,借助於與巴基斯坦的良好關係,實現阿富汗局勢的穩定。中國比任何人有更多的機會來實現這一目標。"
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開運認為,在中巴走廊框架下與阿富汗合作,可先從小事、從容易事開始。這些項目,能幫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加強互信,更加順利地尋找政治解決方案。當然這一過程中也有不少困難。
他說:"儘管三國外長提出中巴經濟走廊向阿富汗延伸的構想是情理之中,且具有歷史文化、國際政治層面的合理性,有利於實現經濟共振、互利共贏和互聯互通。但我們始終認為,中巴經濟走廊上真正要把阿富汗吸納進來,這個過程將是比較緩慢的,落實的過程可能是非常艱難的。因為阿富汗國內局勢並不穩定,且存在資源匱乏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所以這個戰略落實起來會是緩慢而艱難的,需要非常慎重地逐步推進。"
西方媒體、本地區專家和政治學家,對中國提出的將阿富汗更廣泛地引入國際協作的倡議進行了評論。 與此同時,中國外長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同行會晤後的另一項聲明也值得關注。王毅對記者們說道:"長期前景看,我們將逐步把中巴走廊和中亞、西亞走廊連在一起。"可以看出,中國是力圖在絲綢之路沿線更廣泛區域建立新的地緣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