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長鍾山表示,具體將分三步走,即:2020年前,進一步鞏固經貿大國地位;2035年前,基本建成經貿強國;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
基金市場和管理研究所專家米哈伊爾·別里亞耶夫認為,貿易"路線圖"未確定具體數字是完全可以解釋的。給2050年做精確預測,無論你如何努力都是不可能的。整個世界經濟正經受巨大變化,因數字經濟的出現而發生根本性變革。與此同時,專家認為,中國的長期預測,從現在的狀況和30年不變的狀態來說是相當可信的。
他說:"中國的宣言感覺是真實的。尤其考慮到,中國始終不渝地穩健地走向既定目標。目前,中國在世界GDP生產量中佔第二位,在人民幣平價購買力方面佔第一位。世界所有大型評級機構和中心都預測,中國將於2020-2025年在GDP方面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國是世界鋼鐵、電子和信息技術市場上的翹楚。在世界出口方面也處於領先位置。中國可以維持住這種狀態。當然,不能說,這樣的預測能夠精確到百分百實現,但其中大部分預測和規劃,是能夠完成的。這一點毫無質疑。不管怎樣,中國將進入世界主導型位置。"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也認為,中國制定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他說:"總體來看,中國商務部長鍾山的此番表態是比較理性的。首先,從近些年的消費、投資和外貿情況來看,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經貿大國了。僅從貨物貿易來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以及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很多發達國家的產品很多都是來自於中國,美國和日本等國基本上離不開中國的產品。也就是說,中國對外貿易的國際地位已經獲得了諸多國家的認可。其次,今年以來,中國的進出口仍然保持較快增長,高科技產品,尤其是電子產品、電信產品、機電產品出口保持穩步增長。支付寶、微信等在線支付平台,雖然不是貿易產品,但也在逐漸‘走出去',在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務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綜上,中國已經是一個貿易大國了,但是貿易強國這個說法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有些人之所以認為中國現在不是貿易強國,是因為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貿易規則都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的,中國在這方面的影響力還很小。例如,前段時間歐盟、日本和美國表示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此舉雖然是違背了入世協定,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強硬地反悔,是依仗他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因此,中國的對外貿易其實面臨很多的被動,這樣的被動,很多時候並不是由於中國的產品競爭力低下,而源於遭受國際貿易中的不平等對待。"
中國在美元計GDP總量方面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領先國。這是彭博社12月26日援引倫敦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的研究成果寫到的。世界前四大經濟體還有印度、日本。這樣的結果,是對亞洲經濟潛力的承認。CEBR專家認為,2018年,印度將超過英國、法國,在美元計GDP總量方面將居世界第五。2027年前,印度將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