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亞投行第一筆在華投資,項目預計每年可為北京減少65萬噸標準煤的使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57萬噸、顆粒物排放量37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488噸、氮氧化物排放量4442噸。整個項目預計2021年完工。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稱,“我們堅定地致力於幫助成員國達成其環境和發展目標,特別是在巴黎協議的承諾下,我們首次參與在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並幫助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卞永祖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積極評價新的項目:
“中國目前提倡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環境治理,在這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主張使用清潔能源,該領域市場前景非常好,亞投行投資這一領域,對於其收益而言也是非常有保障的。中國現在提出要均衡發展,城市中的天然氣管道已經較為普及,但農村在這方面仍然較為落後,所以中國農村的發展潛力更大。總之,從收益、生態保護和“一帶一路”建設等角度出發,亞投行投資這一項目是順理成章的“。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
“眾所周知,北京治霾的措施堅定而有力,這次煤改氣是從根本上治理霧霾的重要手段。所以北京的這個天然氣管道的項目是北京市委非常重要且極為重視的一項舉措,亞投行對其的投資也可以說是非常及時和雪中送炭的。而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綠色發展本身就是亞投行一直秉持的發展理念。尤其是在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之時,中國作為支持碳減排的大國,亞投行作為中國倡導成立的政府間金融機構,支持綠色發展、基建是應有之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京津冀地區對接近200萬戶的農村採暖用戶進行了天然氣改造,採暖期大致能減少近300萬噸的燃煤使用,可以減少接近400萬噸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對北京治理霧霾京津冀協同發展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據《中國經濟網》援引政府消息,已通過恢復華能火電廠運營的決定。
卞永祖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這樣解釋上述情況:
“中國提出煤電聯動理念多年,去年年底,煤價因多方面原因有上漲趨勢。中國的煤價基本上是市場價格,也就是說煤價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動的,而電價基本上還是由國家發改委控制,屬於政府定價。這就造成兩者之間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煤電聯動這個理念提出後的一個大的趨勢就是為瞭解決電價和煤介之間的不平衡問題。去年底以來煤價上漲較快,對發電類企業的效益帶來很大影響,下半年有很多發電類企業的效益都不是很好,甚至有企業出現虧損。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因此,煤電企業如果長期虧損的話,也不利於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產能。在此背景下,華能、華電等企業就有了喘息的機會。此外,中國的企業開始進行供給測改革,去庫存後,很多企業的庫存已經去了,但是同時也面臨一種無庫存的情況,尤其到年底就要加大生產。在這種情況下煤的價格提高是合理的,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發展水平,因為他們只有得到了利潤才能有更多的成本投入技術改造,降低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
燃煤、汽車尾氣和工業排放是中國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源生產國。與此同時,煤是主要能源來源。目前中國電力供應近66%來自燃煤發電。政府擬在2020年前將非石化燃料發電比重提高至15%,到2030年提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