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媒:智引千里"油龍"入境來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的穿越特技

© Sputnik / Vladimir Fedorenko / 跳轉媒體庫智引千里"油龍"入境來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的穿越特技
智引千里油龍入境來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的穿越特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據《科技日報》報道,"全長941.8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今年國慶節前夕將如期貫通。" 9月11日,承建黑龍江加格達奇標段的項目經理胡衛軍,頗為自豪地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待到正式投產,加之此前的管道一線,每年將從俄羅斯向我國輸送3000萬噸原油,相當於輸送一個現在年產量的大慶油田,這對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和能源供應多元化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胡衛軍來自被譽為"行業特種部隊"的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自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漠河至大慶)大單簽訂後,他和他的團隊便挺進"北緯50度"的大興安嶺安營扎寨,一路爬冰臥雪,鏖戰極寒,創新技術,創新工藝,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林海雪原"。    

“俄氣”回歸世界最大能源公司排行榜前三,中石油和中海油排名下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氣”回歸世界最大能源公司排行榜前三,中石油和中海油排名下降
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施工現場,胡衛軍眺望著剛剛回填的"鋼鐵長龍",向記者講述了管道工人依靠技術革新"戰天鬥地"的日日夜夜。胡衛軍是參加過漠大一線、漠大二線工程建設的"老管道"。他們團隊施工標段地處極寒地帶,冬季氣溫極低且漫長。施工期12月份至來年2月份日平均氣溫零下30℃,最低零下41℃。在這種嚴酷環境中作業,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有人會認為埋設管道不過是個土方活兒,其實不然。"6年前我們承建漠大一線時就因為技術和經驗不足吃了大虧,原本尚好的常規機械難以適應接近北極的冬季極寒。施工人員每天早晨6點多到達工地為設備加熱,可常常快到中午才能啓動。"胡衛軍用不堪回首來形容,"那次不僅工程效率低,而且成本高。極寒逼得我們不得不採取夜間設備不熄火方式,消耗了大量燃油。" 

給管道穿上"保暖衣"。把管道"潛伏"在地下,必須符合環保標準,既要保證管道在運行中不被極寒氣溫凍傷,又不能"打擾"自然固有的永凍土。經反復試驗,他們採取深挖管道槽、厚填細土、為管道加套保溫管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極寒氣候中的管道凍脹,漠大二線工程由此成為我國第一條採用熱棒措施治理凍土融沈的長輸管道,實現了國內在永凍土地帶施工技術上的全新突破,為我國後續在永凍土中埋設中俄天然氣管道積累了寶貴經驗。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給焊接扣上"保溫棚"。在極寒環境下進行管道焊接,不僅需要過硬技術,還附帶苛刻條件,有時連火都很難打著。為此,他們在每一個焊接點位專門搭建了防風棚,並為防風棚穿上厚厚"棉外衣"防止溫度流失。同時還採用中頻加熱器預熱管口、電伴熱帶、電加熱保溫被對管道和焊口進行熱補償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了低溫下的焊接質量,整個標段7000道焊口,合格率達到95.1%。

焊接,是管道建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如果一處焊接不合格,就等於滿盤皆輸,返修一個焊口的費用最少也要5萬元。面對嚴峻挑戰,胡衛軍團隊對焊接工藝進行了改進和創新,成功將CRC-P260焊機改造成具有氣保藥芯上向自動焊功能的焊接設備。這項工藝擁有焊接質量高,耐高寒,對環境影響較低,對地形適應能力強等多種優點。由於要求高,此前沒有被廣泛應用。本次應用在漠大二線工程中是該項工藝首次大範圍應用於中國管道工程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合格率也超越以往水平,高達97.4%。     憑借雄厚技術力量,豐富施工經驗,先進機械設備和科學施工組織設計,胡衛軍團隊在整個標段第一個報捷。    

"目前,我們正抓緊給輸油管道進行最後試壓,確保一次驗收合格。"胡衛軍和他的隊友們信心滿滿,"能親歷中俄原油管道一線、二線工程建設,是我們的莫大榮耀,我們一定要保質保量高標準完成這一歷史性任務,展現中國石油工人的智慧和力量,為國家重點能源工程增光添彩。"    

胡衛軍團隊是艱苦奮戰在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上的中國石油管道大軍智引千里"油龍"入境來的一個縮影。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