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是金磚峰會的關鍵性點之一。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專家亞歷山大·拉林這樣認為。他說:
"這是一個新創意。關鍵點是金磚國家地位在上升、行動範圍在擴大。與此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可從內部鞏固原有架構,提升‘五國'形象。客觀說,中國做為最強經濟體,應在金磚中起到領導作用。我們看到,中國正將經濟實力轉化為全球政治影響力。其中包括,提出擴大金磚國家對話夥伴國的倡議。這是峰會的重要特性之一。"
峰會前,中印兩國降低了邊境地區的緊張度。莫迪總理政治反對派的人為喧囂也落下塵埃。具體說來,莫迪在中印雙邊關係緊張情況下到底該不該去中國參加金磚峰會。現在,一些媒體已經報道,莫迪總理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可能在金磚峰會前舉行。
顯然,"五國"會晤促使中印軍方和外交領域專家在會議前找出降低邊境對抗熱度的折中方案。政治上的訴求是相當高的。如果莫迪缺席峰會,對於主辦國來說,意味著峰會失敗。而如果莫迪不來中國參會,則意味著印度想繼續自我封閉的政策。這種策略,在印方未參加北京5月份的絲路國際論壇已經有所體現。為甚麼會這樣?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歐亞研究中心專家安德烈·沃羅金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說:
"為了弄清,日本和美國是不是支持印度?日本的支持是常在的,但基本上是道德層面和語言層面。美國對印度也是道德上支持,但美國還有其它更為重要的事情。這種情況下,印度並非是美國的優選夥伴。莫迪這個人,想在各種利益集團角逐中取利。而本次參加峰會,他有機會就中印兩國邊境問題和雙方在領土分隔線如何行動等問題進行更廣泛的討論。"
專家亞歷山大·拉林認為,廈門峰會的另一個有意思的看點是,本次會議是在中國開始鋪設通向巴基斯坦經濟走廊的背景下舉行的。印方認為,這與印度立場相悖。新德里指出,其中的一段路經過其領土克什米爾邦。
他說:"這方面可能會出現衝突。但不管怎樣,莫迪來參會,可以弄清這個問題,並通過某種方式進行調節。我覺得,調節在一定程度上可讓雙方滿意,衝突不會加劇。我認為,這些衝突將得到解決。這可能成為中印在金磚框架下進行更緊密合作合作和走得更近的接觸平台。這是非常原則的問題,要知道,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經濟和政治意義。"
有關廈門金磚國家峰會的意義,外交學院外交學系副教授任遠喆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說:
"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是金磚合作機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安排。首先,這次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的召開恰逢金磚合作即將進入第十個年頭,十年可以說是一個機制發展的重要階段。因為任何一個機制在成立之初的建設都不是很完善,所發揮作用也並不顯著。如今中國已經是第二次擔任輪值主席國,金磚國家較成立初期更加成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更大。此次峰會將會把金磚合作機制的發展水平推向一個新的層次。其次,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形勢一直不明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面臨很大挑戰。金磚國家作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代表,在全球治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次金磚峰會有利於五國進一步增強共識,在推動全球治理體制改革以及提升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第三,金磚國家是務實合作的代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很多成果。這次會議上各國將對之前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總結,深化合作內涵。此外,本次金磚峰會的大背景是國際社會普遍‘看衰'金磚,加之中印邊界對峙,很多西方國家對金磚的發展持悲觀態度,甚至出現了‘金磚褪色論'。金磚國家之間的矛盾和分歧也可以借這次會議的召開逐步化解。同時也會向外界傳遞金磚國家堅持求同存異合作的信心,證明發展中國家是可以合作且有能力合作的,消除外界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