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地位:新加坡人在爭論需要何種外交

© REUTERS / Edgar Su小國地位:新加坡人在爭論需要何種外交
小國地位:新加坡人在爭論需要何種外交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新加坡媒體最近就涉及外交政策的一個複雜問題爭論得很激烈。這就是小國能否擁有自己的獨立外交政策或者注定只能充當大國遊戲中的一個棋子?俄羅斯亞洲問題專家、戰略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安東·茨維托夫將在這篇為衛星通訊社撰寫的文章中就這場討論中的不同觀點加以分析。

這場爭論始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馬凱碩撰寫的一篇文章。他在談到最近發生的卡塔爾危機時寫道,這個阿拉伯國家中的“矮人”出現問題,是因為它所爭取的不符合它的重量級。馬凱碩指出,新加坡身為一個小國,也會遇到類似情形,應當學會作為小國而表現。

歷任聯合國大使、駐俄大使和外交部常任秘書的新加坡著名外交家比拉哈里對這篇文章給予了反駁。他說,馬凱碩的觀點是一個“危險的錯誤”。比拉哈里說,新加坡不止一次在國際外交和政治鬥爭中堅持自己原則和立場並取得最終的勝利,不怕抵制大國的壓力。

有趣的是,兩位作者都認為自己是個現實主義者:一位認為要重視各國在潛力上存在著的客觀差別;另一位則認為這絲毫不意味著要從屬大國的意志。他們兩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一位看到的是現實中的局限,另一位看到的則是能力。解決兩人矛盾的答案,或許要去尋找他們之間的中間點,就像經常發生的那樣。如果小國超越自己的能力,它就有可能付出很大代價,但也有憑著信心和決心戰勝大國的情形。

尤為重要的是,這場爭論恰好發生在新加坡。在這裡大國與小國關係表現得異常尖銳。日益強大的中國越來越認為自己有權同東南亞小國用武力說話,小國中的每一個都以自己的方式應對這一挑戰。往往是,最終的成功取決於智慧和好的戰術,而不是國家的實力。

例如,較大、較富裕的印度尼西亞暫時還不能成為東盟的積極領導人,在地區集體行動中很不起眼,而這裡所有國家都比它小。而越南就其潛力而言小得與中國不可比擬,但卻能利用像海外僑民這樣的工具從輿論上對中國施壓。

一些專家認為,中國自己似乎暫時還沒學會利用自己強大的實力。雖然小國難以逃脫它的經濟魅力,但是中國使用影響鄰國的工具往往收到相反的小國。北京試圖在自己周圍打造一個友好帶,但有時卻嚇唬自己的鄰國。軟實力的巨大潛力實際上還沒有奏效——由於領土糾紛和中國企業的不斷擴張,東南亞很少有誰相信中國。因此有關小國是否應當像小國那樣表現自己,是對大國為了達到自己目的應該如何表現這個問題的有趣補充。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