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共有36個國家的企業參加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MAKS),中國有10家,包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總裁介紹了公司此次參展各類展品,以及中俄雙方感興趣的合作領域。
---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不是第一次參加莫斯科航展,貴公司的參與總是非常重要。請問你們今年帶來了甚麼展品?
殷禮明: 這是我們第七次參加莫斯科航展。這次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產品,包括新的運載火箭、新的通信衛星、遙感衛星、衛星導航系統,以及載人航天、深空探測項目,還有一些部組件和元器件產品。中俄航天在各個領域都有務實的合作,在載人航天、深空探測領域,大家結合各自的規劃正在探討新的合作方向;在運載火箭發動機等航天技術領域的合作為下一代的航天探索做準備;在元器件方面我們也是互通有無;在衛星通信、遙感、導航等方面的應用也都開展了相應合作。

不僅在雙邊領域,我們還在多邊領域共同推進合作。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共同探索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方面的合作;在全球導航系統兼容互操作方面積極配合、相互支持;在格洛納斯和北斗的導航領域進行兼容互操作,以及在多個應用領域開展研究,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專家組開展應用的研究,我們公司在推動導航合作方面的交流。在金磚國家的平台上共同推動遙感衛星虛擬星座計劃,利用各自遙感衛星及地面設施的構建天地一體化的虛擬星座,建立能夠服務於全球的對地觀測系統;我們在通訊遙感導航方面也開展合作,我們在"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我相信在中俄航天合作大綱框架指導下,雙方會在更多領域引領多邊合作。
---北斗和格洛納斯兩個導航系統的合作項目對兩國而言十分重要,請問目前落實到甚麼階段?
殷禮明: 衛星導航系統方面,我們雙方已經在政府框架指導下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和專家組,依據合作協議,在兼容互操作、基準站、增強系統以及多個應用領域已啓動相關工作,合作進展順利,並取得初步成果。

---總體來說,您如何評價俄中兩國在航天技術領域的合作?可以說合作已經達到新水平了嗎?
殷禮明: 歷年的莫斯科航展我們都參加,一年比一年有新的進步。現在兩國航天合作無論技術、系統,還是應用服務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我們國家的技術和產品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商業項目也進入到了新的階段。我們期待在這一次航展能夠跟各國、特別是俄羅斯的航天企業開展進一步交流,共同探索開發新的產品、新的系統和新的應用服務,擴展更多的合作領域,尋找更多的合作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