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關注,並不在於軍艦和商船相撞本身這個事實。在船舶通行頻繁海域,儘管採取了各種安全措施,但這種情況還是時不時的發生。從以往經驗看,相撞原因多在於行船路線交錯時出現了錯誤。本次誰是罪魁,是軍艦艦長還是商船船長還有待於定論。
原則上,兩船相撞時,排水量較少的受損更重些。“菲茲傑拉德”號滿吃水量為8700噸,要比ACX Crystal號貨輪的29000噸少很多。但儘管如此,驅逐艦受損如此嚴重,以至於這艘軍艦要被送往船廠至少修理一年時間。就此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實戰中,如果敵方動用所有反艦裝備,此類艦船到底用處幾何。
其實,對“伯克級驅逐艦”的可用性質疑早已有之(“菲茲傑拉德”號於1995年10月入列,是此系列第12艘艦船)。此類型軍艦裝有防碎片克維拉裝甲。早在2000年10月12日,已經顯示出其防範能力不足的弱點。當時,美國科爾(COLE)號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在也門亞丁港加油時遭恐怖分子自殺式襲擊。結果導致左側艦體爆出大洞,發生嚴重火災,有17名美國官兵死亡,另有39人受傷。這艘驅逐艦被拖弋到船廠修理,2002年才再次入列。
現在看來,這種艦船的生命力如此低下,以至於不僅難以抵御魚雷攻擊,甚至還扛不住貨船的撞擊。也許,此類型艦船僅適合於演習或者參加對手極其羸弱的“輕歌劇式戰爭”。一旦爆發實戰,這種軍艦的效率是大問題。德米特里·維爾霍圖羅夫這樣認為。
問題的嚴峻性還在於,上世紀90年代曾不斷被渲染的近乎完美的此款驅逐艦還被日本和韓國所拷制。目前,日本有6艘此類型艦船,韓國有2艘在列,另有一艘在建。如果這些艦船都有同樣的設計瑕疵,那麼朝鮮可能在海戰中獲得意想不到的獲勝幾率。尤其是,朝方不僅可動用小型潛艇,而且還可使用不久前剛剛測試的反艦導彈。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