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平壤是否應當首先邁出第一步、停止試驗或者美韓先要在本地區減少軍事活動的問題時,劉潔一強調,不明白“為甚麼對話不能現在舉行,在當前形勢下”。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再次敦促美日韓不要把朝鮮放棄自己導彈與核計劃作為恢復同其談判的條件。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沃龍佐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磋商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這一共識,而不是為開始談判提出條件;中國在聯合國採取了不排除外交手段的完全理智的立場。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巴殿君認為,美日韓實際上為朝鮮問題的解決關起了門。
巴殿君說:“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所持立場是從朝核問題的危害性和複雜性出發的。中國主張朝鮮問題各方應坐下來談判,通過對話和外交斡旋,進一步解決問題。但是在目前各方無法‘坐下來’談判,甚至是‘站著’、‘隔空喊話’的背景下,朝鮮半島問題的解決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一旦朝鮮半島這樣的局勢持續下去,即使是今後各方真正要開啓政治對話也是很困難的。朝鮮半島的局勢越來越緊迫,已經到了不得不著手解決的關鍵階段。各方必須認識到,不給朝鮮預設任何條件,首先通過對話協商,打消朝鮮關切的安全困境,才能夠進一步解決問題。而不是按照美日韓的方案,一味地給朝鮮預設條件,禁錮朝核問題的解決路徑。”
劉潔一在談到可能針對朝鮮追加制裁時指出,聯合國安理會成員“需要面對現實,選擇最佳行動方案”,“安理會應當決定在當前形勢下該怎麼辦,而我們需要同安理會其他成員國密切配合”。
也許中國認為目前施加給朝鮮的壓力足夠大了?沃龍佐夫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指出:“是,很可能是這樣。中國人自己決定對朝鮮施壓、制裁的力度。當然他們對這個力度大小有自己的看法。美國人總希望中國能施加盡可能大的壓力、採取盡可能嚴厲的制裁和其他限制。但是中國則從自己國家利益著眼看待這個問題。”
從西方媒體公佈的資料看,中國在履行對朝制裁義務給自己的經濟利益造成一定損失。4月中國從朝鮮進口的產品創下多年來的最低紀錄,已經低於1億美元。進口規模減少如此之快,主要是因為中方暫停進口朝鮮煤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4月從朝鮮進口的商品總價值為9930萬美元。這是2014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3月還為1.146億美元,而在年初為1.677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對朝出口4月降至2.882億美元,比3月份減少12%。截至2017年年初出口增長32%,達10億美元。
觀察家們還注意到香港《南華早報》有關劉潔一在昨日緊急閉門磋商期間會見日韓常駐聯合國代表的報道。該報指出,會面結果證明三方在解決朝鮮問題上存在戰術分歧。日本主張進一步加強對朝制裁,而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在同記者交談時,沒有就對朝制裁新決議進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