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在“大遊戲”中打敗美國嗎?

中國能在“大遊戲”中打敗美國嗎?
中國能在“大遊戲”中打敗美國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美國«The Week»對美國在新一輪爭奪非洲的較量中可能輸給中國以及中國人在新一輪的大遊戲中或許打贏美國人表示擔憂。

中非將消除合作發展壁壘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商務部:中國一季度自非洲貿易進口額同比增長近50%
美國媒體就這個話題越來越頻繁地刊登一些帶有恐嚇語氣的長篇大論。甚麼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猛增,甚麼中國在東南亞和中亞為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但中國實際上是想幹甚麼呢?它在建立21世紀版的殖民帝國?若果真如此,那麼美國能就此罷休嗎?在這種情況下它應當怎麼做呢?中國的利益與19世紀的殖民者們的利益相似。這裡指的是控制主要自然資源,為中國生產商開放市場。此外,大多數有關中國巨額投資的文章不禁讓人想起殖民主義的經濟。例如,中國建設領域產能過剩。如果在國內繼續建設,那麼利潤會越來越小,而去產能又會導致失業率上升,製造社會緊張。因此中國出口這些產能,在整個亞洲和非洲建工路、大壩、電廠、鐵路。它想借此為自己的產品創造市場,為實施這些項目的公司提供生存的機會。這些遍布全球的項目將給中國未來幾十年帶來紅利。可以說,這有利於中國和最不發達的國家。如果中國能促進非洲的發展,那麼非洲只能因此從中受益,而且受益巨大。非洲如果不是在中國,又能在哪裡獲得開發這種潛力的資本和技術呢?如果中國下的那些巨大的賭注能贏,那麼這種樂觀主義就是有道理的。在中國與非洲的世紀,美國與歐洲的作用將可能是次要的,美國《The Week》預測。

外媒:印度為何要抵制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外媒:印度為何要抵制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印度斯坦時報》警告,印度將被迫利用自己的外交與經濟影響力來抵制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擴張。20世紀70年代西方幫助中國崛起。從1991年開始提出了讓中國融於國際社會的戰略目的。中國對這些准則不可避免的挑戰沒有引起西方任何有效的回應。美國沒有採取任何重要步驟應對中國在南海的建設。此外,美國還希望中國能更多地參與阿富汗的經濟建設以及與塔利班的和解進程。許多人希望中巴走廊能有助於巴基斯坦的經濟穩定,打擊極端主義。華盛頓歡迎中國投資,對待中國銀行就像對待其他外國銀行一樣,承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並派代表參加討論該項目的北京峰會。最近十年德國、法國和英國實質上一直在為爭奪中國的投資和資金以及同中國的貿易而戰。東南亞國家和非洲也需要資本,它們很難頂住中國過剩資本的誘惑,雖然正如經驗所表明的那樣,其後果是背上沈重的債務包袱和缺乏透明度。因此印度將不得不同時在多個戰場化解困境。印度應當更積極地動用外交和經濟手段,尤其是通過更有效地實施各種計劃。但是它應當在自己的弱項上避免同中國進行不需要的對抗,《印度斯坦時報》認為。

巴西《聖保羅頁報》(Folha de S.Paulo)稱,自習近平四年前上台以來中國經歷了1949年以來的第三次新生。這裡有其內因和外因。主要外因是以美歐市場為主的外部市場對中國出口收入增長的抵制越來越強硬。此外,世界上就業崗位原來比利潤還重要,美國人和歐洲人更注重本國生產,降低這些市場對“中國製造”的產品的依賴程度。也有內因。目前中國人收入更高,消費更多,儲蓄和投資較少。北京打算建立一個模式,其中中國將發展得更慢,但有可能更好。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巨額積累可讓國家擴大自己地緣經濟勢力範圍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領域投資規模。第三次中國獲得新生的口號就是內部創新和歐亞基礎設施建設的思想。“一帶一路”項目將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建設橋梁、公路、鐵路、隧道、管道等其他與物流有關的設施,其目的就是把歐亞連成一體,巴西《聖保羅頁報》指出。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