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使告訴奧外長,北京對澳沒有批准引渡罪犯的協議表示“失望”。大使指出,協議簽署於2007年,中國從2008年就在履行其中的部分義務。澳大利亞司法部部長基南也出席了本次會面。他想從中國大使那裡聽到醜聞不會影響兩國護法機構聯合行動的保證。
路透社認為,澳大利亞遭到了“一個尷尬的失敗”。路透社稱,堪培拉不能通過該條約是阻礙中澳關係發展的一大障礙。路透社指出,中國總理李克強上周對澳進行了五天的訪問,兩國簽署了多份重要協議,把中澳兩國近幾個月來出現的向好勢頭推向了新的高潮。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政治學家洛馬諾夫對中國就澳沒有批准引渡條約可能做出的反應給出了自己的預測。
洛馬諾夫說:“可能會採取某些警告性措施。不過,我想中國未必會把貿易同引渡罪犯的文件同等看待。完全有可能,在李克強訪問期間簽署的某些有利於澳大利亞的合同,會擱置一段時間履行。但我想,首先中國會堅持認為,如果澳大利亞想在同犯罪作鬥爭方面進行合作,那麼這種合作就應該是最大程度地平等合作,而不是只有利於一方。”
中國同48個國家簽署了引渡協議。在發達國家中只有法國和西班牙批准了此份協議。而“五隻眼”情報聯盟——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未能越過這個主要政治障礙。維權人士說,遣返給中國的貪官將受到法外迫害以及嚴懲。羅馬諾夫稱西方在中國反腐問題上的立場一直模稜兩可:
“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碰撞。一方面,民主西方國家非常喜歡要求中國有更大的公開性,更大的透明度。另一方面,現在中國正在開展大規模的反腐,在習近平的領導下這場鬥爭已經進入常態,並且力度越來越大。最近三四年中國的反腐力度前所未有。西方完全處於一種窘況,因為那裡沒有誰敢說中國的反腐不好;但同時西方實際上又沒有誰完全公開支持這場鬥爭——馬上就會附帶一些保留意見。開始指責中國政府,同被引渡回國的貪官作鬥爭會暴露一些賬號,反映了中國高層的政治鬥爭,這是對異見人士的迫害。而澳大利亞在這方面也不例外,雖然沒有人能拿出證據,例如,證明對逃犯使用酷刑的證據。”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認為,澳大利亞對引渡條約的態度反映了該國在對華關係中存在的嚴重政治偏見。
楊勉說:“從根本上將講,這是由於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基本價值觀不同,他們始終以自己的視角來評判中國的狀況。澳大利亞始終認為中國的人權和司法制度不符合他們的標準,且這種懷疑已經根深蒂固了。澳大利亞是站在歐美國家陣營,以嚴苛的方式,迫使中國向他們的價值觀靠攏。此外,也不排除該國國內各政治黨派鬥爭的原因。”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澳大利亞加快推進《中澳引渡條約》國內程序。她同時強調,中澳兩國關係總體發展勢頭良好。中方希望澳方從雙邊關係大局出發,繼續推進相關國內程序,使條約盡快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