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研究所專家拉林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今天許多國家需要中國的資金支持,設法獲得中國的某種援助,某些政治紅利;塞爾維亞也不例外,考慮到它同鄰國的複雜關係。在拉林看來,“銅交易”像中國在其他合資項目的投資一樣,擴大同塞爾維亞的貿易也是北京為了支持全球化趨勢。
拉林繼續說:“正如中國專家指出的那樣,現在世界上出現了逆全球化趨勢。誰也不可能預測它的後果。而中國則相反,通過自己的‘一帶一路’,努力加強自己在歐亞大陸以及全球的地位。它鼓勵融合進程,當然它的聲音應是最大的那種融合。這方面,每個國家,即使是領土很小的國家,例如,像塞爾維亞,對中國來說也有不小的意義。中國人不會忽視國際社會中任何能為‘絲路’做貢獻的國家。”
中國與塞爾維亞2009年宣佈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塞爾維亞成為中國在中東歐的第一個戰略夥伴。從那時起塞爾維亞就成了向歐盟顯示兩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機遇的平台。正因為如此才宣佈,塞爾維亞將成為中國在中東歐的基礎設施投資中心。橫跨多瑙河的大橋、Obrenovac – Ljig公路以及Kostolac市建成擁有歐洲首個中國發電機組的熱電站等等,這些僅是合資項目的一部分。
北京把這條高鐵看作是中國同中東歐合作的象徵。顯然,中國在歐洲的首個鐵路項目遇到的任何阻礙,都是中國外交上的失敗,儘管近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斯拉夫學研究所專家恩格爾哈德認為,這個話題在此次北京會談中不可能不被提及。而且在他看來,在歐盟對該項目的反應中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
恩格爾哈德說:“這對布魯塞爾的地區政策來說很具有代表性。中國投資也在塞爾維亞和巴爾乾半島其他國家的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都引起布魯塞爾公開和不公開的擔憂。害怕經濟擴張,害怕中國經濟存在不斷加強。布魯塞爾都是盡可能地排除任何加強中國在歐存在的機會。當然,這裡也有對塞爾維亞的壓力。布魯塞爾遭遇一個歐洲國家的獨立行動,不歡迎鐵路項目。”
恩格爾哈德強調,在塞爾維亞中國被視作友好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應對歐盟霸權的一種力量,塞爾維亞與歐盟的合作非常令人不快。而且塞爾維亞人有非常強的懷疑歐盟、反美、反北約情緒。所以加強同像中國這樣強大而獨立的大國的合作,對塞爾維亞永遠是重要的。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副教授任遠喆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稱塞爾維亞是中國同中東歐國家發展關係的推動者。
任遠喆說:“尼科利奇此次來華是對去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塞爾維亞的回訪。中塞關係、中國和中東歐關係目前正處於一個良好的發展階段,中東歐國家是‘16 + 1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中塞關係的進一步加強具有一定的輻射效應,有助於中國和其它中東歐國家關係的發展。值得強調的是,兩國在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沒有矛盾和摩擦,而且中國在塞爾維亞的國家發展中予以了很大支持,包括在科索沃問題上,中國一直堅定地站在塞爾維亞一方。
因此,尼科利奇此次訪華的目的主要是求合作。去年習近平訪問塞爾維亞,宣佈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出了很多具體的項目作為支撐。這次訪問將推動這些項目的落實。兩國或將在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加大合作力度,簽署一系列協議。總體來看,這次訪問將有助於發展中塞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推動‘16 + 1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為下一階段中塞兩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