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方面看,中國暫時還沒有最終確定自己返回式火箭的原則性設計方案。僅知道,中國並未看好SpaceX利用的返回式火箭的前景。後者在發射後第一級降落到地面使用的是自己的發動機。在中國人看來,它的技術過於複雜,燃料的消耗和有效載荷也不合理。
研制返回式運載火箭現在在世界上被看成是降低發射航天設備成本的重要方向。然而正如最先實施此類項目的美國航天飛機的經驗所表明的那樣,製造返回式火箭並非易事。航天飛機並沒有把向太空運送貨物的成本大幅降低,它還需要從其他計劃中獲得大量資源。最終美國沒有了自己的運載火箭,是俄羅斯把它的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
返回式火箭只有在它能被多次使用並在每次發射後恢復其工作所需資金不大的前提下,才能談得上它的研制價值。暫時還看不到SpaceX有這種可能,儘管已經掌握了火箭第一級返回技術。
SpaceX計劃很快將進行重復使用第一級火箭的首次測試。然而只有在多次成功進行重復發射後以及在第一級重復發射前的準備工作所需時間和成本較為合理(即無需更換其中太多的部件)的條件下,方能談得上這種技術的成功。
由此可見,中國人對這種技術的懷疑態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不僅只有中國人在試圖製造可重復使用的火箭級。俄羅斯航天局2016年也宣佈了重建返回式火箭研究部門的計劃。可以推測,這裡可能指的是恢復上世紀90年代的“貝加爾”研究計劃。
“貝加爾”是安裝有類似飛機翼的運載火箭級。在完成任務與火箭脫離後,“貝加爾”應能像普通飛機那樣進行飛行,並降落在機場。憑借蘇聯多次使用的宇宙飛船“布朗”的研究計劃,俄羅斯擁有一定的研制返回式火箭的經驗。“布朗”就能夠完成自動飛行和降落。
類似火箭的研制有可能成為俄中合作的又一方向。尤其是在眼看著太空正變成許多軍事對抗領域之一的條件下,兩國聯手顯得更為重要。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