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國家統計署調研時,強調了收集關於經濟發展準確信息的重要性。《中國日報》報道,張高麗警告地方政府官員們,提交虛假統計數據可能影響他們的仕途。
不排除張高麗強硬言論與不久前發酵的遼寧省醜聞有關的可能性。遼寧省地處中國東北部,遼寧省政府承認,虛報了2011年至2014年間的統計數據,誇大稅收進項約20%,其它經濟數據也嚴重歪曲。
中國統計數據的真實性不是個新問題。在21世紀初,中國稱經濟增速達到每年8%--9%之間時,就有一些專家確認,實際數字大概在10%左右。可能,中國政府故意把經濟增速往低里報,意在回應西方出現的對中國經濟擴張的指責。而現在,當中國經濟放緩時,一些國外分析師認為,相反,中國政府將故意把經濟增速往高里報,北京以此想打破中國經濟可能因發展失衡嚴重而"硬著陸"的傳言。
但這是問題的一部分,主要同中國試圖維持在外國投資者眼中負責任的可靠大國的形象有關;問題的另一部分與以下情況有關:為成功推行改革,中國政府應該瞭解客觀情況,各行業和地區經濟到底怎樣。
中國統計數據收集體系仍然是非中心化的,這導致虛假報告泛濫。有意識地歪曲統計數據有著系列原因。為獲取政府的贊許,官員們可能誇大經濟增速,或者為了獲取中央政府的補貼而壓低統計數據。這裡也有著客觀困難:由於存在大量臨時務工人員和農民工,失業數據實在是難以計算。
儘管如此,國內外都要求獲得關於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最準確信息。國家高層領導人對統計工作的關注就說明瞭這一點。廣泛虛報或瞞報數據,將使政府在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條件下探索準確路線的能力受到質疑,也使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的角色受到質疑。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