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也很快將在2021年為自己成立100週年舉行紀念活動。俄羅斯中國歷史學家卡爾涅耶夫在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撰寫的文章中試析了中國領導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歷史階段對十月革命的態度。
這種評價迄今為止仍是對待1917年彼得格勒事件所遵循的准則。在毛澤東時代,甚至在兩黨關係實為破裂後的中蘇關係最壞時期,也都紀念慶祝十月革命。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表明:在中共看來,在蘇聯國內“無產階級專政”原則已經蕩然無存、“修正主義分子”上台的條件下,只有中國共產黨人才是“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的真正實踐者。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的啓動,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在官方層面的重要性也隨之降低。中國很快為自己贏得了市場經濟以及開始可以表現自己的全球化優勢。在這種條件下,慶祝或者多多少少提及一點俄羅斯革命,越來越被推到次要地位。中國開始走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所謂的“中國特色”意味著,必須強調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在國家整個發展史上的客觀歷史特點。而且在中國歷史學家們當中還出現一種趨勢:強調中國共產運動產生和發展的“獨立性”。十月革命當然也就變得更少被提及。
蘇共的垮台以及蘇聯的解體,“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更進一步迫使中國領導人為鞏固自己作為執政黨的合法地位從不斷取得的經濟成就中去尋找依據;並同時用“愛國主義價值觀”填補日益擴大的思想真空。一些西方學者則認為,這不過是想借中國民族主義獲得百姓的支持。
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在觸及中共的產生以及發展史時,強調的已不是像“階級鬥爭”、私人資本的徵用、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制等之類的“紅色價值觀”,而是使用“全國範圍”這樣的詞。並指出,中共承擔起了以國民黨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未能實現的責任——面對外部敵對勢力統一國家並啓動經濟與社會各領域全面現代化進程。儘管如此,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十月革命還是對中國選擇的道路以及有關國家未來的爭論產生了重要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