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首個火星車徵集名字國際大賽開始於2016年8月。專家評委和網友在在線評選中最終選出八個名字。評選工作並不容易,因為收到的名字超過1.45萬個。最終獲勝者將於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宣佈。
© Sputnik / Ekaterina Bulanova中國打算在2020年實現登錄火星的計劃

中國打算在2020年實現登錄火星的計劃
© Sputnik / Ekaterina Bulanova
2016年4月就已獲悉,中國政府批准了探索火星的計劃。中國計劃在2020年從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2016年11月3日對中國這種最大推力火箭進行了成功測試,它能把25噸重的貨物運到近地軌道,為進一步探索太空開闢了道路。這種利用液氫液氧推進劑的火箭能把火星探測器直接送到地火轉移軌道。分離後探測器將需要七個月的時間抵達火星。
去年12月發表的《白皮書》中指出,中國將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突破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險等關鍵技術。《白皮書》還稱,中國將開展火星採樣返回、小行星探測、木星系穿越探測等方案的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計劃在未來五年擴大重型火箭的發射數量。向火星發射首個探測器後,計劃將進行第二次探險,但暫時沒有公佈日期。第二個探測器將被用來把火星樣品送回地球,研究周圍環境的結構和火星的構成。
中國積極加入“火星競賽”。2013年11月印度成為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發展中國家。成功發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是印度趕超中國的罕見例子。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是繼美國、俄羅斯、歐盟後第四個成功把自己的衛星送入火星軌道的航天機構。不過與印度相比,中國擁有更強大的運載火箭以及製造更複雜航天器的經驗。中國必將把所有這些優勢用於火星探索。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