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20日在江南造船廠正式開工建造。中國“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是由烏克蘭赫爾松船廠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中國於1993年從烏克蘭進口後,又按照中國的需求進行過兩次大的改裝。
中國南極科考站目前總共有四個,分別是南極長城站、南極中山站、南極崑崙站和南極泰山站,將來還可能要在羅斯海建立第5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北極考察。
新的破冰船現在已經開工建造了。其破冰能力優於“雪龍”號,原始設計就是專業的破冰船。這艘船所配備的實驗室和甲板設備都將是優質的。未來這艘破冰船可與“雪龍”號組成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隊,大幅提升中國極地海洋考察能力和極地考察運輸保障能力。
中國並不是北極國家,不像俄羅斯、美國、芬蘭、瑞典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破冰船建造經驗,中國此前也從未建造過這樣大噸位、大規模的專業破冰船。但中國也很早就著手進行了關於這艘破冰船的研究論證和建設工作, 2009年,中國高層就批准建造這艘船。相關的立項、論證工作也花費了大量時間。中國在啓動船舶設計招標後,最終選擇由芬蘭阿克北極技術有限公司負責基本設計。雙方經過商業談判後,於2012年7月簽署了基本設計合同。該船的詳細設計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708研究所負責。此後,各方就一直在進行圖紙設計、水池、冰池實驗等工作。2015年12月又舉行了這艘破冰船的重大關鍵設備招標,包括主機、推進裝置和大型科考設備等等。
今年7月江南造船廠成為了這艘新船的建造單位, 11月30號簽署了合同,12月20號正式開工。所需建造時間將近3年,後期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設備調試和試航。
他說,這艘新船的破冰能力、環保標準、物資運輸能力、科考設備、人員舒適性和安全性等等都將是世界一流的。船長約122米,最大船寬22.3米,吃水8米,續航力約2萬海裡,滿載排水量13000多噸,自持力60天,可載員90人。具有船首和船尾雙向破冰能力。也就是說,這艘船扎進冰里之後,如果冰破不動了,或者希望船體主動向後退時,船尾也有相當強的破冰能力。“雪龍”號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含0.2米厚雪)。這艘新建的船能在1.5米厚冰、0.2米厚雪的海況下,以2-3節航速連續破冰航行。
這條船的實驗室總面積達到580平方米,作業甲板將配有專業科考設備,為海洋環境、地質、生物等多方面的科學考察提供足夠的空間。此外,這條船還可以運載40個集裝箱,這些集裝箱既可以承擔南極考察站的物資運輸,也可以被改造為活動的實驗室,通水通電後方就可以滿足較為個性化的實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