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俱樂部的胃口或因國內另一力度不斷加大的舉措而減小。這就是應對資本外流全國戰略框架內的對外匯開銷的嚴控。它不僅影響到中國工業巨頭的經濟獨立,而且,例如,還會降低銀行在全球市場購買黃金的能力。不排除足協的倡議就是間接對該趨勢的一種支持。
與此同時,遠東研究所專家別爾格爾認為,降低外援名額或許是制止"洗錢"的措施之一。他在接受衛星網採訪時就此評論道:
"在轉會期間一些教練和經理想趁機撈一把。這是世界足壇的共有趨勢,中國也不例外。這也是限制外援名額的原因之一--反腐,反洗錢,反拿回扣。這對整個中國以及體育來說都非常重要。這裡涉及的金額越大,費用和交易額越高,足球界精英們違反金融紀律的風險也就越高。降低外援名額,有可能是一種防範措施。"
足球分析人士波格丹諾夫在接受衛星網採訪時指出,中國足球俱樂部按全球市場價購買外援,有可能開始讓足協有所擔憂。他說:
"足協可能擔心,花這樣巨額資金,很快外援將佔主導地位。當然4+1和3+1的差別不是很大,但是其背後有可能是制止對這種購買的願望。第二,或許在為本國球員開闢一條路來,以便讓他們同用巨資購買到的大師們一起快速成長起來。中國對足球投入巨資,不僅僅是希望讓球隊多一些球星。他們有長遠目標,真正想發展本國足球。希望提升中國足球的水平。或許,這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小步--沒有大動作,而是逐漸降低外援份額,以此擴大中國球員的份額,達到發展本國足球的目的。"
"或許像俄羅斯一樣,本國球迷想看到球場上有更多的本國球員。不過似乎現在就開始改革似乎有點早。通常認為,先讓外國球員吸引眼球,然後再逐漸讓自己的球員替代外籍球員。但是就上面這種情況而言,還不能說時間已到。有可能是贊助商堅持能有更多本國球員,或者花較少的錢去購買外援。"
根據2016年的中超聯賽結果,在12名年度最佳前衛中,有11名是外援。外援踢進的137個球和傳球,實際上決定了大多數比賽的命運。許多評論家甚至稱這是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比賽。波格丹諾夫也持同樣觀點,但是認為它不會影響中國的足球。他解釋說:
"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在中國球員和外國球員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差別。中國足球還很年輕,它只是近年來才開始迅猛發展。此前很少有人知道中國足球,或許也不值得為聘請來的球星付巨資,但他們畢竟都是高水平的大師。胡爾克、拉米雷斯,現在奧斯卡又打算去上海。他們並不是準備再踢一踢的老將,而都是年富力強的運動員。當然與本土球員相比,他們看上去就像是天外來客,也正因為如此才買了他們,好讓他們進球,拿分,吸引更多的觀眾,並給足球帶來更多的收入。"
中國《環球時報》就此指出,中國有信心提升中國足球的質量和威望。不過許多觀察家對昂貴的外援能提高中國球員的水平表示懷疑。文章引起了對外籍球員在中超中的地位和角色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