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新聞》指出,中國政府補貼工業企業並對出口給予國家支持,因此無法承認中國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該報指出,中國大規模向世界市場出口冶金和化工產品,對全球價格進行打壓。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可能有利於日本政府對中國引入各種關稅壁壘和反傾銷稅。
“日本作為G7成員國無法採取其他處理方式。日本能有今天的全球政治影響力,得益於與西方的合作和加入G7。總體來說,目前日本只能與西方夥伴保持一致立場,所以日本做出這樣的決定完全不讓人驚訝。很明顯,他們想遏制中國。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超越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中國不單單是日本的競爭者,也是日本的對手。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將影響中國在全球市場上吸引借貸,在WTO框架下對中國實施各種貿易限制措施也會更容易。日本聯同歐盟和美國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說明三個國家達成了這樣的共識,一致認為中國已成為他們的強大對手,G7成員國不應當分頭行動,而應當作為西方社會的整體採取聯合措施。”
“2001年,中國簽訂的入世議定書中就包含了“15年市場經濟地位過渡期”這樣的條款,而今年年底將是15年過渡期結束的時間,各方屆時理應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是現在歐盟、美國,甚至是日本都對此持否定態度,這其中就存在“耍無賴”的成分。他們之所以抱定這樣的態度,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近些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不是很樂觀,他們在一些行業、領域內的競爭優勢遠遠不如中國。
另一方面,英國脫歐和美國大選等事件的發生令歐美國家的社會思潮出現了一些變化,民粹主義有所抬頭,一些反華的聲音也陸續出現。美國、歐盟和日本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立場,實際上是反映了這些國家全球競爭優勢下降的心理狀態。而且,即使上述三方確實在該問題上合謀針對中國,我也並不認為他們的反對聲音將來會發揮決定性作用。因為全球性的經濟貿易優勢是通過競爭實現的,我們能夠看到,中國的國際競爭優勢一直在上升。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的背景下,如果一個國家的實力得到了提升,自然就會被承認和認可。”
美國“炮轟”中國在媒體上引起巨大反響。美國新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推特上批評人民幣貶值、對美國產品徵收重稅和在南海修建軍事設施。《環球時報》指出,特朗普還是總統候選人的時候就指責過人民幣貶值,並威脅要對中國產品加收45%的關稅,以提高美國企業的競爭力,而這一次應該是特朗普第一次在南海問題上“明確表態”。俄羅斯地緣政治問題研究院副主席康斯坦丁•西夫科夫稱特朗普對中國的心理攻勢是可以預見的:
“特朗普此前一直宣稱中國是美國的敵人,這是他的戰略。他猛烈抨擊中國,表明他將推行在總統大選上宣佈的路線,當然要有所調整,但大方向就是如此。特朗普客觀地認為,俄羅斯在經濟上不是美國的對手,因此中國就成了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勁敵。此外,中國在軍事領域也不容小覷。因此特朗普力求為美國在亞太創造有利的競爭條件。奧巴馬沒有做到,特朗普除了在地區和世界遏制中國別無選擇。如果他能解決這一問題,美國就不會永遠落後於中國。對特朗普而言唯一的辦法就是拉攏俄羅斯,拆散俄羅斯和中國,與俄羅斯和歐盟一起將局勢恢復至中國騰飛之前的狀態。”
特朗普就日前導致中美關係激化的那些問題抨擊中國。總體看來,專家們認為新一屆美國政府可能對老問題有新看法的推測尚未得到證實。
奧巴馬總統也在中美關係問題上火上澆油。白宮12月2日表示,美國外資委員會從國家安全角度對國際關鍵交易進行分析後,決定對中國芯片投資基金(Grand Chip)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生產商愛思強(Aixtron)不予批准。
專家就此指出,美國監管部門近期還將對另外兩大交易做出審批決定。其中一宗是重慶財信企業集團收購芝加哥股交所49.5%股權,另一宗是中資背景的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收購美國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交易金額達13億美元。相關決定將由奧巴馬團隊做出還是特朗普的新班子會接過拉力棒?目前還很難下定論。但無論如何,美國都面臨新的測試,以檢驗其能否合理應對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表現出的投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