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兩國就盡早開始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達成共識。習近平在同秘魯總統庫琴斯基會談時也達成了類似的共識。而在同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會談時雙方都表示同意開建自貿區。習近平五年前到訪過智利,而以中國國家主席身份對秘魯和厄瓜多爾進行國事訪問則是首次。
在此次拉美行程中共簽署數十份雙邊協議。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劉華芹認為,中國領導人訪問拉美三國的主要成果當屬各方就聯合推動建立亞太自貿區達成了政治上的一致。
劉華芹說: “習近平主席在此次拉美之行中一直強調與拉美國家發展自由貿易,完善自由貿易區建設。這實際上是表明瞭中方的一種態度——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嚴重的形勢下,習近平主席表明瞭中方要推動貿易自由化的立場。以開放、包容的態度為彼此的發展創造條件是中方的一貫立場。因為中國既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也是捍衛者。在全球經濟出現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推動貿易自由化,加大各國市場開放程度,為彼此的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如果各國都實行貿易壁壘,相互設限,表面上是為自己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但實際上,因設置貿易壁壘阻擋了正常的關係往來,使原來的經濟聯繫中斷,最終的結果是不利於自身發展的,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也會出現放緩甚至倒退的狀況。我認為,習近平主席所提倡的自由貿易是從更高的層面、更廣闊的視野出發,希望為世界提供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思路。此外,中國與秘魯、智利已經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在推動過程中,雙方都是獲益的。所以在此背景下,習主席提出要進一步推動中國-智利、中國-秘魯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和升級,同時,希望與更多的拉美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因為現在拉美地區的經濟增長不是特別樂觀,通過自由貿易來拉動彼此的經貿往來,促進經濟發展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智利、秘魯和墨西哥都簽署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它們和哥倫比亞一起同屬太平洋聯盟成員,後者是一個區域性自貿組織。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對該協定持批評立場,他同墨西哥的衝突又讓比索大幅貶值,所有這些不僅對太平洋聯盟,而且對其每個成員希望融合到蓬勃發展著的亞太地區的計劃都給予了沈重打擊。拉美研究所科學信息中心主任哈爾拉緬科認為,中國有可能成功填補由此而產生的真空。
中國在如此迅速變化著的條件下不會辜負自己在太平洋彼岸的主要經貿夥伴的希望嗎?哈爾拉緬科回答說:“不久的將來在拉美將會出現中美之間尖銳的經濟和政治對抗。就像在世界的其他地區一樣,以前這種對抗也在升級,但現在顯然對抗仍會繼續加強。中國能否扮演這樣的角色,正是取決於對抗的結局。它有經濟潛力,但為此而必須的國際條件會是怎樣的?要知道,中國的經貿擴張已經是勢不可擋,首先是在北美,在此背景下它也能在其他地區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華盛頓很難進行抵制——它用一隻手抵制,還要跟北京握另一隻手。特朗普競選時喊過許多反華口號,包括聲稱提高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商品的關稅。所有這些都讓局勢更加尖銳化。近期我們也能看到政治上的這種激化,也能反映在中國同拉美的關係上。”
觀察家們注意到,習近平成功促進了同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國家的合作,儘管所有三個國家的政治形勢的未來都不明朗。明年2月厄瓜多爾將舉行大選。在整個大陸政治局勢巨變的背景下,大選結果難以預測。而厄瓜多爾的經濟也過於依賴世界主要貨幣,因為它與美元掛鈎。智利和秘魯的政治形勢也相當緊張。庫琴斯基在今年秘魯大選中僅以1%的優勢獲勝,而議會多數由反對派組成。不排除議會彈劾總統的可能。智利的局勢也很複雜,因社會經濟狀況每況愈下,示威遊行活動接連不斷。反對派很有可能會在明年年底的總統選舉之前利用這一點。
然而如此之大的政治風險並沒有影響中國同這些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合作的發展進程。除此之外,在習近平訪問期間智利決定加入亞投行也為此注入了政治活力。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在11月23日同習近平會談時宣佈了這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