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單車萬里行小伙有很多粉絲,其中就包括衛星網記者劉晶和吳雲。在莫斯科期間,陳喆向兩位記者介紹了自己旅行中的細節,並分享了對俄羅斯和俄羅斯人的印象。
"趁著年輕,做自己喜歡的事"-絲綢之路單車萬里行的中國小伙兒陳喆的理想。
![陳喆騎自行車 陳喆騎自行車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82/25/1020822567_0:0:1000:1000_600x0_80_0_0_fdaffcb2e5f869ff62e67f3121d0e078.jpg)
對於騎行者而言,陳喆本來就熱愛這項運動,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感覺非常充實,他在路上不聽歌,也不做其它的一些娛樂項目,他覺得更多的心思應該放在騎行本身上。他之所以選擇從西安到羅馬這一個絲綢之路之旅,意義上也是想做一次修行。用他的話說,就像當年唐僧從西安到天竺一樣。心中只有去到這個地方的信念,然後在路上遇到甚麼(問題)就去解決甚麼(問題)。陳喆一個人的汽車之旅嚴格說來是單調的。按照他的計劃,他從中國新疆出境,入境哈薩克斯坦,然後入境俄羅斯,然後在歐洲停留76天時間,離開從聖彼得堡之後,從愛沙尼亞進入歐洲。南下到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意大利是他的重點,他原計劃在意大利會停留大約25天時間,然後北歐靠西歐這幾個國家都比較小,他會停留的時間比較短一些。西班牙、法國這兩個國家相對時間會比較多一些。而意大利是他的重點。
![“絲綢之路—單車 “絲綢之路—單車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42/51/1020425118_0:0:1280:960_600x0_80_0_0_39decbc206013a68695553bb18a1a9b2.jpg)
陳喆是7月20日從特洛伊斯克(車里雅賓斯克)入境的俄羅斯。從特洛伊斯克到車里雅賓斯克、到烏法、喀山、下諾夫哥羅德、烏拉基米爾、一路到了莫斯科。陳喆本來是準備當天就離開莫斯科的,但是到了這裡以後,覺得挺喜歡莫斯科的,在這裡很多可以看的地方。所以他的計劃推遲了,決定在莫斯科呆上2天,然後從西北而上去聖彼得堡。陳喆的俄羅斯簽證一共是29天的時間,他決定在俄羅斯呆上28天然後才離開。考慮到在國外不好辦簽證的問題,還有就是溝通問題,所以陳喆在國內的時候就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意大利的所有的簽證包括申根簽證都辦好了才出發的。
在哈薩克斯坦到達卡拉乾達那一天的路上遇到了中俄兩國舉行的絲綢之路拉力賽。碰到國人開車過來參加比賽,拉了很多裝備從我身邊駛過,從我身邊一嗖而過,我(看見了)就騎車趕集去追,最後他們被(當地)交警擋下之後,我追上了他們,追上之後,才知道國家之間舉行了絲綢之路的越野拉力賽。他們是到莫斯科紅場參加比賽,那一天是我第一次出國,哈薩克斯坦又是我出國的第一個國家,又在哈薩克遇到中國人和車隊,真的很激動也很親切!並且他們也是來參加跟絲綢之路有關的活動的。
![中國單車萬里行小伙對法國留下了記憶 中國單車萬里行小伙對法國留下了記憶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82/24/1020822436_0:0:1000:749_600x0_80_0_0_667a19226ba9027f807784414fe4a022.jpg)
在莫斯科的這兩天陳喆還去了莫斯科大學,莫斯科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在陳喆的眼中就像是一個站立著的"戰鬥機",在這座俄羅斯最著名的學府,陳喆碰到了來自陝西渭南的老鄉,這位老鄉名叫安博,是渭南師範學院來這裡進修博士的。身在他鄉也能遇到老鄉的欣喜讓他覺得很開心。在莫斯科他還遇到了在俄羅斯衛星網工作的中國同胞劉晶夫婦。
![陳喆與衛星記者 陳喆與衛星記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82/24/1020822496_0:0:1000:749_600x0_80_0_0_d8df6e6660cc6ec7f362dc6df393c7c7.jpg)
當劉晶夫婦問他對俄羅斯人的感覺時,陳喆是這樣回答的:我不會講俄語,外語也不會,英語就會幾個單詞。俄羅斯人真的很熱情,從哈薩克斯坦離境的時候,哈薩克斯坦的人告訴我說俄羅斯人很熱情,開朗。尤其是對於我這種長距離過來的人更加有敬佩的這種意思,因為他們的熱情在喝酒的時候交談就感覺得到他們的開朗。
![“絲綢之路—單車 “絲綢之路—單車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42/50/1020425028_0:0:1280:960_600x0_80_0_0_4a1dd26cdb1e8ef1b5483cdb0727de0e.jpg)
陳喆用了73天的時間到達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地圖陳喆可以看懂,所以不存在導航或者問路的問題。他計劃到羅馬應該是165天左右。在這73天的時間里,他基本上都是露宿在帳篷里的。每天騎行大約平均12個小時左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天走。每天在太陽下山前2個小時,他就開始找合適的地方扎帳篷,然後做飯休息。平均每天騎行約170公里。陳喆白天的食物都是麵包跟點心加茶,晚上下午他會做手抓飯,這是他在新疆的時候學的。
陳喆說:因為我到了俄羅斯之後,主要還是因為語言不通,再加上晚上住的地方都是沒有人的地方,所以在交流上比較少。這就是一個缺點,因為 語言不通,所以對國外的更多的文化看不懂,我到現在去買東西都是"圖文並茂",我拿出圖片就指……可能是中俄兩國關係比較友好,我也遇到過一個警察擋住了我,但是警察只是告訴我讓我靠路邊走,他是出於善意的。陳喆表示:一路上遇到的人在瞭解完我是騎(自行車)行到羅馬之後,對我就比較敬佩,所以比較友好。到現在為止對於不好的(像)搶劫案都沒有發生。
![陳喆的行軍帳篷 陳喆的行軍帳篷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82/26/1020822658_0:0:1000:749_600x0_80_0_0_023886d7db1c32105e4135a777ad4e35.jpg)
陳喆坦言,在俄羅斯騎行最難的是從特洛伊斯克到烏法那一段。因為他在哈薩克休息5天,運動的很少。進來俄羅斯之後,那邊都是山,連續4天,我覺得2條腿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但是每天還是堅持騎行將近150多公里。因為他想趕緊到達莫斯科。
陳喆說:我到了紅場這個地方,我在地圖上看見它是地圖的中心,然後我就跟著地圖走到這裡,以後我才知道這裡就是人們說的(莫斯科的)紅場,我在紅場的時候感受就比哈薩克斯坦好多了,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沒有遇到中國人,當時就覺得好像在國外很孤單的。我看到的是兩國人民更好。就包括從護照這方面來說,俄羅斯對於國人的旅遊的歡迎度是很高的。在這裡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中國人,在哈薩克斯坦就很少遇到國人。在這邊,尤其是莫斯科我感覺跟在西安、北京是一樣的。
![陳喆到了巴黎 陳喆到了巴黎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82/27/1020822717_0:0:1000:749_600x0_80_0_0_7b934a5856a3a513c2d532665056f8f2.jpg)
經過了許多國家,這一天到達法國,去看一看傳說中的埃菲爾鐵塔和凱旋門。巴黎有名的地方非常多:聖心教堂、巴黎聖母院、共和國廣場、香榭爾大街、盧浮宮、各種博物館,好多地方都去看一看……
2016年9月10日,中國小伙兒陳喆的"絲綢之路單車萬里行"在位於法國Blois(布魯瓦)的途中因車輪撞上路邊基石發生意外事故,雙手手腕骨折,之後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手術治療。他的醫生說,至少在新年以前,他是要在家休養的。至此,他的絲路之旅在第110天的時候止步於法國。夢中的意大利近在咫尺,但卻是咫尺天涯。雖然他的腳步在法國停滯,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的夢想也就此止步!陳喆,加油!
![石膏繃帶 石膏繃帶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2082/27/1020822782_0:0:1000:749_600x0_80_0_0_51331a6f20b342a092ed4e18fae467a1.jpg)
陳喆說:"我覺得,每一天都很精彩,我覺得每一天都是剛開始。"陳哲表示,這三個多月的極致之旅已經實現了他的旅行意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空雖沒有留下痕跡,但是鳥兒已經飛過。所以,不以成敗論英雄!陳喆此行雖然沒能順利到達意大利,但是他的心已經到達了終點-羅馬。對他自己而言,他履行了他對自己的承諾!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