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援引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聲明稱,北京不得不承認,產業改組起不到甚麼作用,其中煤炭減產速度低於既定目標。發改委承認,煤炭減產計劃只完成了38%。據新華社報道,地方政府受命加緊縮減過剩產能。而路透社則指出,今年7月政府威脅處置關閉多餘煤礦不力的地方官員。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在接受俄羅斯“衛星網”採訪時指出,“鋼鐵產能過剩是一個現實問題,而且也並不是只有中國鋼鐵產能過剩,全世界情況都是如此。G20央行行長與財長會議公報第五條中也提到了鋼鐵行業問題是肯定要進行討論的。目前全世界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是卻把矛頭都指向中國,我認為這有些過分。可以看到,中國在去產能的過程中已經停止了一部分鋼鐵的生產。”
中國對這些指責予以堅決駁斥。發改委在G20前夕表示,中國鋼鐵企業出口不存在傾銷問題。當今世界最現代化、最大型的鋼鐵生產裝備大多在中國,這些裝備運行狀況好、能耗低、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競爭力。該部門還強調,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中國已經採取了堅決有效的措施化解過剩產能,而且成效正在逐步顯現。其他產鋼國家和地區也應該同樣做出努力化解過剩產能,而不應將鋼鐵產能過剩這一全球性問題歸咎於中國,採取貿易保護、限制市場公平競爭等錯誤做法。
俄羅斯股市與管理學院專家米哈伊爾∙別洛夫從歐美看似合理的要求下看出他們明顯遏制中國的企圖:
“這簡直太明顯了。實際上世界正在重新劃分之中,新的世界秩序逐漸建立起來。可以理解,中國後生可畏,這激怒了美國。美國早晚都會失去國際舞台上的領導地位。其中國際貨幣改革勢在必行,美元流通將受到限制。因此美國和其他“黃金十億”(Golden billion,經合組織的三十個最發達國家)代表正從各個方向和領域入手,千方百計地限制中國發展,這一點顯而易見。這些舉動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有的理由充分,有的不充分,有的粗暴施壓,有的打著看似合理的幌子,和整頓煤炭和鋼鐵市場如出一轍。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剝奪中國的競爭優勢,也就是限制其發展”。
中國則採取新舉措,以加強自身競爭力。其中,大多數專家如是評價中國在結構調整浪潮下建立兩大鋼鐵生產巨頭的意圖。已有首鋼與河鋼、寶鋼與武鋼合併的計劃,結果將打造兩大國有企業——南鋼集團和北鋼集團,對全球冶金巨頭ArcelorMittal構成有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