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史實:為何北約不接受蘇聯加入?

© AFP 2023 / JOEL SAGET鮮為人知的史實:為何北約不接受蘇聯加入?
鮮為人知的史實:為何北約不接受蘇聯加入?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已在華沙落幕的北約峰會再次表明,西方國家不願與俄羅斯展開互利合作和對話。與此同時,很少人知道,繼承者是俄羅斯的蘇聯早在1954年就曾嘗試著加入北約,旨在減少在歐洲的對抗,並防止世界分裂成兩個獨立陣營。

俄外交部:北約在集中精力“遏制”不存在的“東方威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外交部:北約在集中精力“遏制”不存在的“東方威脅”
在20世紀中期,蘇聯曾嘗試加入北約。當時曾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擺在世界面前:停止“冷戰”,或者至少縮小東西方之間的、資本主義與社會陣營之間的鴻溝。
1954年3月31日,蘇聯曾向西方國家提出了加入北約的照會。在文件中指出,兩次世界大戰之前都曾有對立軍事集團的形成,也強調了“將建立對立軍事集團的政策替換成所有歐洲國家有效合作的政策,以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事業”的重要性。
隨著加入北約的照會,莫斯科同時也提出締結有美國參與的歐洲集體安全條約。與此同時,莫斯科要求:對德國的非軍事化、停止佔領奧地利、放棄在遠東的基地、簽署全面裁軍協議。
然而,西方國家斷然拒絕了莫斯科加入北約的嘗試。蘇聯從提出的和平倡議那裡得到是這樣的回應:“不現實的建議從本質上就不值得討論”。在被拒絕一年後,即1955年5月14日,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蘇聯外交官所警告的——世界分成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的事實最終發生。
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戰的教訓是有現實意義的,因為西方國家又祭出敵對的和孤立某些國家政策。北約東擴和加強在俄羅斯邊境附近軍事存在的侵略性政策決不利於歐洲的政治拉近及和平共處。恰恰相反,這會導致互不信任加深以及東西方之間的緊張關係。
已在華沙結束的北約峰會再次證明,西方國家不願與俄羅斯進行互利合作和對話。在峰會最終的139條公報中,有24條都是直接談論好像是俄羅斯給北約和鄰國造成的大量不快以及北約為應對“歐洲安全新條件形成”所採取的措施。其中一個“回應措施”就是將總兵力4000人的北約國家的4個營部署在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波蘭,這些都會在2017年完成。顯然,俄羅斯被迫將採取相應措施,以便在面對來自西方國家的安全挑戰時能作出相應的軍事反應。
北約國家的政策任然是侵略性的和短視的。和60年前一樣,北約不會尋求建立統一的安全空間,而是在尋找敵人,並對其實施政治和意識形態鬥爭,而不是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應對21世紀的全球性災難,即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國際犯罪等。北約至今仍受到在冷戰思維中建立起來的意識形態的主導,還認為非西方國家是自己的地緣政治和軍事對手。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