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攜手打擊網絡犯罪 進一步遠離網絡戰

© Fotobank.ru/Getty Images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新華社於6月15日發表特別評論,總結了第二次中美打擊網絡犯罪對話中確定的7項具體成果,兩國對此次對話表示滿意。此前一天,美國談判代表蘇珊娜·斯波爾丁(Suzanne Spaulding) 指出了在網絡威脅信息交換方面取得的進展。競爭情報專家葉夫根尼·尤蘇克認為,雙方協商的結果反映了中美兩國消除網絡戰隱患的共同願望。

中美共舉行了兩輪高級別對話——第一次於去年12月在華盛頓舉行,第二次於6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舉行。新華社列舉了兩輪高級別對話的主要成果:雙方決定制定行動計劃,通過熱線加強聯繫,加強在網絡保護方面的合作,加強網絡犯罪案件審理合作,共享已知網絡犯罪信息,啓動專家磋商機制,制定該領域的遊戲規則,最後,雙方還商定於2016年下半年在華盛頓開展第三輪對話。

美國國土安全局代表蘇珊娜·斯波爾丁表示,美國政府對與中國在網絡威脅信息交流中取得的進展表示滿意。她非常希望雙方制定並通過放棄竊取商業機密的義務條款,她還指出長期與中國在該領域保持聯繫的重要性和落實高級談判代表及專家合作成果的必要性。

觀察家注意到,雙方在很大程度上收起了對對方黑客襲擊的相互責難。自從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後,調門就立即發生了轉變。兩國領導人商定尋找實現網絡安全的共同途徑,放棄使用黑客竊取對方商業機密。當時,華盛頓也重啓了多層次磋商機制。2014年,第一次溝通嘗試由於國際層面上的嚴重爭議而以失敗告終。

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教授、競爭情報專家葉夫根尼·尤舒克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這樣評價中美為走出網絡戰陰影的努力:

“當前形勢一如當年的核軍備競賽狀況。如今,網絡戰能造成的破壞誠然比居民點的核爆威力要小,但破壞力也很大,事實上很嚴重很危險,因為如果一些基礎設施出現故障,或許會對社會造成深遠持久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汲取上世紀70、80年代核對抗的經驗,保證排除兩個因素:一是誤讀對方行為而不小心扣動扳機,二是可能幹涉兩國利益的第三方。為此必須建立熱線機制,以便在必要的時候迅速釋疑。當然,不是空口無憑地講,而是要拿出證據,不要讓事情白熱化。所以中美達成的這些協定,首要作用是排除偶然因素,而非全然示好或表現兩國良好關係”。

習近平和奧巴馬於2015年9月默認了不對對方的情報活動進行限制,給兩國打擊網絡犯罪磋商開了個頭。葉夫根尼·尤舒克認為,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他說:“對於相互收集情報和從事工業間諜活動,避而不談或拿上桌面談都沒有意義。關鍵在於英國、俄羅斯、美國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關於情報工作的立法,規定了誰可以從事情報工作,以及可以對誰從事情報活動。所以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沒有甚麼隱瞞不隱瞞的,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事實上,收集情報被認為是完全正常的事,因為根本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獲取機密信息”。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