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從2015年11月軍演的結果中得出正確的結論,需要對戰機模擬戰鬥的所有特性有一個全面的瞭解。2004年2月美印代號為“Cope India”的聯合軍演引起很大轟動。當時印度戰機蘇-30MK在90%的模擬戰鬥中戰勝了美國的F-15C。
當然未必有誰會因此下結論說,印度戰機強於美國的戰機。這倒為美國人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機會:他們怎樣做才能戰勝擁有自己不熟悉的完善戰術和現代技術的敵手。印度優勢是在特定條件下表現出來的:當時對雙方武器的使用做了限制性規定,它們沒有得到預警機和其他力量的支持。
在2008年的美印聯合均嚴重,駕駛蘇-30MKI的印度飛行員的表現,顯然要差得多(各方結論不同)。但這並沒有影響駕駛蘇-30MKI的印度飛行員在2015年7月同英國皇家空軍舉行的聯合軍演中“擊中”12架歐洲“颱風”戰機,而自己沒有損失一架。
而參加中泰聯合軍演的飛機是,俄制蘇-27,以及很可能是早期生產的殲-11A,即90年代前期根據80年代技術生產的飛機。與本世紀初生產的、完全現代的全新型第4++代戰機,不可同日而語。就其機載預警系統的能力而言,顯然也不能相提並論。
這次中印聯合軍演,對中國空軍來說,是瞭解現代西方戰機技術性能以及操作戰術的絕佳機會。中國空軍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在戰術和作戰訓練系統方面對對方升級迅速的技術性能的適應。在很大程度上這很類似蘇聯空軍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遇到的困難。這期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各兵種作戰訓練水平相差懸殊,技術進步,軍人技術水平落後,同時有難以甩掉以前的包袱。正因為如此,對國外經驗的任何研究,都具有重大意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