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畢曉普也表示希望在投資、商貿、農業、服務、基礎設施和旅遊領域與中國加強合作。她還指明,澳大利亞加入美國倡導的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決不會對中澳合作造成束縛,畢竟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商務和經濟影響力有限。朱莉·畢曉普稱,澳大利亞下定決心與中國進一步發展關係,所以中國政府可將澳大利亞政府視為可靠的經濟合作夥伴。
同時,澳大利亞外長訪華之行具有吊詭與矛盾之處。畢曉普在去北京之前去了東京,與日本討論了軍事合作,這是華盛頓支持的,而這一舉措同時觸及了中國的神經。王毅委婉呼籲澳大利亞在與日本討論軍事合作時注意亞洲國家的感受,應考慮日本在二戰中的作用這一背景。王毅表示希望澳方採取具體行動支持日本和平發展。
朱莉·畢曉普未掩飾,來訪中國是為要求中國澄清在南海的行動。北京給出的回應十分強硬。原因是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挑撥離間般言稱中國在澳大利亞部長訪華期間在南海部署導彈,為此北京嚴厲警告美國 不要激化該地區局勢 。北京或許想借機向澳大利亞表明,中國準備堅決捍衛南海利益,絲毫不會妥協。
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長帕維爾·佐洛塔廖夫向衛星通訊社發表了對當前狀況的看法:“美國很久以來一直通過與這一地區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方式,來利用他們制衡中國及中國的政策。現在美國以朝鮮核試驗為藉口,要在反導領域採取回應措施。美國努力與該地區的一系列國家搞好關係,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在歷史上曾有衝突的國家,比如越南,這樣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中國。因此,澳大利亞外長訪華僅僅是同新一輪對華施壓在時間上趕在了一起。”
但政治學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不排除這兩件事之間有關聯的可能:澳大利亞外長訪華期間,美方可能提出了某些建議,在華盛頓看來,北京在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這些建議完全可以接受。也就是說,美國一方面在南海問題上對北京施壓,另一方面提出了幾種有利於自身的“脫困方案”。在這一點上,澳大利亞是非常合適的中間國,被美國當作外交政策的“槍”使。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指出,因為利用澳大利亞來達成這些目的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