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中國國資委、財政部、發改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立足國有資本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結合不同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現狀和需要,根據主營業務與核心業務範圍,將國有企業界定為商業類和公益類。
湯吉軍說,“《指導意見》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庖丁解牛,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在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出現傷害國家利益和耗費不必要的資源”。
他解釋道,中國國有企業在過去的改革中,由於沒能做到有效的區分企業功能,使得改革遇到各種阻力,有些是既得利益集團的,有些確實是損害了國家的利益。此外,在國有企業管理和監管上也因為分類不清而導致出現有的管理不到位,有的管得太多,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造成不公和低效。
湯先生認為,在對國有企業進行精准定位之後,將對不同的類型進行不同的改革,實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對傳統產業、產能過剩行業、重污染行業,如果不是涉及到國計民生,將會有一批退出市場,對僵屍企業則壯士斷腕,果斷的進行截肢治療,這對國家、企業和員工都有積極的作用。
他稱,央企大多都屬於商業類國企,其中可以細分為競爭領域的國企和重要行業領域內國企。對競爭領域的國企將給予充分的自主權,以真正的市場原則參與競爭,由市場機制確定企業的發展,實行優勝劣汰;而對重要行業、領域內的國企,也將在市場機制下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措施。
湯先生還指出,公益類國企一般都是地方國企,這類國企也應該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經營,要把提供的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作為重要監管內容,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接受社會監督。要根據承擔的任務和社會發展要求,加大國有資本投入,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嚴格限定主業範圍,加強主業管理,重點在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專家:國有企業分類實質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庖丁解牛
2015年12月31日, 21:17 (更新: 2022年1月25日, 23:51)
© flickr.com / Chris Marchant中國專家:國有企業分類實質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庖丁解牛
© flickr.com / Chris Marchant
關注
衛星新聞北京12月31日電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湯吉軍在接受“衛星”新聞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實質是國有企業的庖丁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