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大幅加大了國家對股市的監管力度。與此同時,涉嫌破壞市場穩定的腐敗和投機分子無論職位功過會一律受到查處。中紀委通告稱,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和招商銀行操縱市場信息。此外,中信集團子公司中信證券也被列入黑名單。
考慮到中國就不久前股市崩盤展開查處行動的消息可能會嚇壞外國投資者,新通告或許不會對外公開。但事實上還是對外發佈了,表明政治和金融監管當局依然保持著工作的透明度。儘管新文件很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外資流出。
當前形勢稍有反常。外國投資者一方面因中國市場混亂批評中國政府,另一方面又批評他們採取措施避免混亂。以下是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亞歷山大∙薩利茨基的觀點: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一直都在按標準方案走。中國人希望經濟可控,或多或少地按計劃發展,這種願望迫使他們採取那些西方通常從一開始就會予以譴責的措施。這種對中國金融證券市場調控的傾向性批評在我看來不夠客觀。看來這還源於批評者自身對西方現有秩序是否理想的深度不確定。他們是在轉嫁責任,這是傾向性和政治化的表現。可能還有一個簡單的原因,就是中國人還是能夠經受住這種最令人不快的市場動蕩”。
亞歷山大∙薩利茨基指出,總體而言,政治學家們對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表示幸災樂禍,為此他還舉了另外一個例子:
“目前習近平正在開展民主改革,與其說國家正在遠離經濟事務,不如說政府正試圖去除最老舊的經濟調控方法。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當然進行民主改革最好是有一定的認識,畢竟部分改革可能會對社會層面有益。中國人如今自然比世紀之交時更善於進行改革。西方的批評有政治層面的東西,即認為中國從本質上不夠完善。而原因就要簡單得多了,那就是中國不能按照西方的作法、模式、樣板去發展。我不認為中國人有必要照搬西方模式,包括有時被奉為理想資源的西方金融領域和市場調節領域存在的所有弊端。中國深層次的公私關係與西方略有不同,因此就像所有人看到的那樣,就連中國投資者和小企業主也基本上站在國家一邊”。
昨天近 1300只中國對衝基金被取締。這是政府對股市崩盤的又一反應。據 Howbuy Investment Management咨詢公司消息,還有同樣數量的基金瀕臨關閉。西方專家指出,國家為限制短線交易而採取的措施會妨礙交易人在熊市中賺錢。被取締的對衝基金引發泡沫效應,加劇了滬深股市不久前的暴跌趨勢。這是不希望將中國政府不受歡迎措施全部政治化的專家發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