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表明該項目的工程與製造發展(EMD)合同授予時間又再一次略有推遲。美國空軍高層官員稱,在項目早期花費更多時間將確保最終選擇是正確的,並將在整個採辦過程節省更多時間和成本。目前,美空軍計劃使該機在2025年左右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首批採購80~100架,並用該機替換包括B-2A隱身轟炸機和B-1B、B-52H轟炸機在內的全部現役轟炸機。
儘管LRS-B項目是保密的,但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曾在2015年3月刊文稱,從開源信息可以確定該項目/該機很多特徵,包括:
1)不進行空中加油的航程超過5000海裡(9300千米),作戰半徑2000~2500海裡(3700~4600千米)。
2)載彈量小於現役轟炸機,不超過4萬磅(18噸),但可以攜帶大量的輕型精確制導彈藥打擊大量目標,24架飛機在一天之內就可以打擊1000個獨立的瞄准點。
3)出廠單價5.5億美元是按2010年美元值,考慮到通貨膨脹,服役時的實際單價更可能是7億美元,這兩個價位都沒有計入200億美元的研發成本分攤,如果計入(按100架飛機),服役時的實際單價可能是9億美元。
4)會是尖端的,但不會採用各種突破性的全新技術。
6)不會是無人的,美國空軍在2016財年預算概要中將該機描述為“可選有人駕駛”,考慮到在嚴酷環境中突防、瞄准、脫離等作戰行為的需要,加上該機需要有核打擊能力,美國空軍可能考慮完全放棄“可選有人駕駛”,以保障任務和節約經費。
7)它看上去會與B-2轟炸機有所不同。許多專家認為該機出於隱身考慮,會和B-2一樣採用飛翼佈局,但B-2是在20世紀70年代構思的,現在的隱身技術與以往不同。此外,B-2在未來長波雷達面前的隱身能力正遭到懷疑,而且該機主要考慮在夜間使用,而美國空軍希望LRS-B具有更好的作戰靈活性。因此,即使LRS-B也是飛翼佈局,它也不會被人誤認為是B-2。
8)將更加依賴於機外的能力。它將是美國空軍在信息時代發展的首型轟炸機,將具有很好的互聯互通互用特性,是遠程打擊“系統簇”的一部分,可從外部獲得瞄准數據和電子對抗等支援。
9)它的生產數量將超過100架。因為它要取代現役的近160架轟炸機,因此如果它的各項關鍵性能參數令美國空軍滿意,並且實踐證明該機具有更好的可維護性,美國空軍就將採購超過100架機來全面替換現有機隊。
10)波音公司/洛馬公司團隊或將贏得競爭。在2014年,波音公司/洛馬公司交付了300多架軍機,其中一些是世界上最隱身的。諾格公司只交付了9架,其中沒有一架是隱身的。波音公司、洛馬公司是美國空軍過去30年中95%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機型的總承包商,而諾格公司則公開表示它打算放棄軍機總承包商的身份,因此分析家們懷疑諾格公司是否有足夠的基礎設施來管理複雜如LRS-B這樣的項目,而且波音公司/洛馬公司團隊的財務狀況也比諾格公司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