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內人民幣匯率的第二次暴跌引起了震驚,不亞於第一次。中國已經不能讓世界市場相信,昨日所謂的“一次性”下調只是偶然現象。既然如此,那麼未來繼續貶值,對外國市場來說,風險只會增加。
現代發展研究所專家馬斯連尼科夫更傾向認為,“人為”大幅貶值人民幣,是中國為應對秋天或冬初美聯儲加息後果作出的防禦性反應。
他說:“為此當然需要在讓國際貨幣和金融市場自由化方面作出一定的努力。中國應在這方面有所行動,因為否則的話,將很難保證美聯儲加息後不讓本國貨幣下降10-15%——而對其它國家來說也許會下降得更多。市場從去年秋就已開始對加息作出反應,但是每一次來自美聯儲的消息都會引起新一輪金融動蕩。這裡有一個大問題:如何消除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後果,當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和美聯儲的加息。其中就需要在此背景下看待中國央行的措施——盡可能減少美聯儲加息給自己和所有市場——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帶來的後果。這樣做是為了盡可能早地讓中國做好應對該事件的準備。”
國際市場不是人民幣升與貶的競爭,我們面臨的是美元升值的競爭,國際上不應該把人民幣作為一種競爭,因為它只是受到美元升值的壓力才貶值,所以對於亞洲和世界來講,人民幣不是最主要的挑戰,對亞洲和其他地區的影響也不是很大,這只是我們自然形成的一種因美元升值而調整的過程。”
人民幣暴跌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在對待中國上的統一立場出現分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歡迎中國央行的措施。他說,這會讓市場力量在決定匯率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美國則對人民幣貶值感到不安。其中美國財政部許諾仍繼續向中國施壓,使其推行經濟改革,讓其依靠需求而不是出口。而民主黨議員Sander Levin指出,中國政府貶值人民的決定,讓人們對中國向市場調節匯率的過渡表示懷疑。他對中國為了在出口上不誠實地獲得優勢而讓人民幣貶值,表示極度關注。
中國央行的措施顯然會招致美國對中國人為操縱人民幣匯率的批評。華盛頓期待並要求北京讓人民幣升值而不是貶值。最近分析人士一直在談論可能爆發新一輪貨幣戰,並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