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舉措迎合IMF和本國出口商口味

© Sputnik / Natalia Seliverstova中國央行舉措迎合IMF和本國出口商口味
中國央行舉措迎合IMF和本國出口商口味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央行8月11日宣佈兩項重要措施。它們改變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計算方法,並讓人民幣創出了自1994年一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優化方法”的詳情沒有透露。央行承諾把匯率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讓匯率更多地由市場決定。

這一新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方法,是中國政府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發表一周後宣佈的。專家們指出,從報告內容來看,人民幣被納入貨幣籃子的進程可能遇阻。基金組織需要解決人民幣是否是“自由兌換的”問題。暫時這還是個令人產生懷疑的問題,所以報告建議把貨幣籃子的現狀保持到2016年9月。

人民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學者:人民幣匯率改革或將加快向市場化邁進
早些時候一些媒體公佈了全球股市的指數,市場玩家正是根據這些指數決定自己的行動戰略。由於中國股市反復無常,波動很大,與這些指數有關的中國證券不多。一些人希望降低外國投資者進入股票和證券,尤其是國家證券市場的難度。

現代發展研究所專家馬斯連尼科夫認為,總的來看,中國央行迅速對兩個事實做出了反應,以保持人民幣國際化的強勢。他說:

“按照邏輯,中國應朝人民幣浮動匯率方向前進,也就是說,任其擺動,開始時確立更大的浮動空間。今天它與美元聯繫密切。看來在宣佈的措施中,指的是擴大浮動空間,好讓人民幣對金融貨幣市場不斷變化的形勢能做出更靈活的反應。但是,如果外匯匯率提高,這的確會讓所有發展中國家的貨幣暴跌。所以對中國金融部門來說,重要的是在擴大浮動空間後做好準備,好讓人民幣匯率嚴格說來由市場來決定。這是全球金融界以前和現在仍在期待的讓中國市場自由化的步驟之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在談到中國央行今天宣佈的措施時指出,

“這一決定首先是中國走向市場化的表現。人民幣從2005年以來一直處於可控的浮動幅度,而這個浮動相對於美元來說是升值的。我認為中間價幅度擴大是走向市場化的趨勢。第二,我認為這是一種調整,美元這一年多以來一直在升值,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基本上是比較堅挺的。這會產生的現實問題就是人民幣會有一個下行的空間和壓力出現,也就自然需要調整,這是一種市場需求的調整。第三,這一決定是順應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在走向國際化的同時也面臨競爭的現實問題,美元在貶值的時候,人民幣在升值,中國商品在國際上就會相對貴,所以人民幣在國際競爭上受到很大影響,所以在此情況下,也需要一個市場的調整,這是中國走向市場化以及對於過去人民幣升值的一種補充性調整。”

今天中國央行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一天前的6.11人為升至6.22。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薩利茨基認為,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中國在世界的競爭力。他說:

“或許出口商抱怨,人民幣這樣的匯率會降低他們的收入。中國的金融體系從屬於中國工業界有影響力的一部分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實業家,尤其是出口商。中國早就承認這一點,至今想擺脫此局面——金融體系不是自成系統,而是要服從於工業部門,中國認為後者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而既然指的是讓人民幣貶值,那麼最先從中受益的就是出口商。他們可能稍稍擴大自己的市場,這可能幫助擴大出口。我們會看到,這沒有甚麼不好,因為世界貿易,由於價格走低,導致股市情緒低迷。所以,我覺得,人民幣貶值或許有利於世界經濟。雖然不排除有人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和搞貿易保護主義。經常發生這種情況,但我不認為,這會讓中國人放棄自己選定的目標。”

這是平穩的貶值。從七月看,人民幣被高估,出口減少8%以上。這是貨幣被高估的代價。要知道,中國的經濟增速近來放緩,許多分析人士因此下結論說:中國GDP增長不會達到6.5-6.8%。而出口的增長則可促進GDP的增長。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