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俄羅斯央行建議在金磚國家框架下討論研究創建類似於SWIFT的國際多邊支付系統。隨後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表示,金磚國家已開始就創建類似SWIFT的多邊支付系統展開磋商。
朱博士說:“因為金磚國家在其它領域的合作都會涉及到支付問題,所以制定多邊支付體系是金磚國家進行金融方面討論的重要環節。建立多邊支付體系應該會是一個亮點,將成為繼金磚國家銀行和金磚國家外匯儲備池之後的又一大成就。如果建立金磚國家多邊支付體系,那麼在短期內就可以看見成效”。
他認為,現在,全球同行業的銀行支付體系很大程度上還是由西方六大央行所掌控。而多邊支付體系的建立,首先可以使銀行支付體系更加多元化,同時在形成類似環球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體系之後,還可以建立更多的分支結算點。這樣金磚國家合作就能夠互通有無,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談及西方對俄制裁是促成磋商的原因之一時他表示,“西方對俄制裁是一個促發因素,制定有別於SWIFT的多邊支付系統本身也是金磚國家全面經濟合作,整體經濟戰略框架中的一部分”。
他稱,“很明顯,西方對俄制裁會使銀行業的支付系統結算體系受到一定的影響。此次烏克蘭危機爆發讓大家感覺到在一個全球化時代,我們共同依賴的體系會被當作工具去對其他國家進行制裁。在平常,大家會認為SWIFT支付體系的確降低了銀行間的交易成本,但是在經濟制裁當中,它是具有主導性的”。
朱傑進博士補充道,金磚國家合作存在“內謀發展,外促改革”的思路。內謀發展是指金磚國家的合作邏輯是,首先必須要符合這些金磚國家的共同利益。外促改革是指合作本身可能會推動全球金融體系進行改革。
在他看來,金磚銀行是金磚國家合作最成功的一個模式,金磚國家的金融合作也使它與其它世界金融機構之間產生了“競爭性的補充”。除在銀行層面外,金磚國家應該在其它金融合作方面打造更多的務實合作項目,尋求更大範圍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