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現在所作的決定不會引起大部分民眾的極大狂熱。完全明顯的是,在使用軍事手段的問題上,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仍將因社會負面看待海外使用兵力的情緒而保持克制。的確,國內政治局勢可能與時俱變。
我們注意到,東京面臨著有限的選擇。隨著中國軍事政治力量的增長,日本的擔憂也在上升。東亞大國對這一進程有兩個反應模式。
第一個是同中國簽訂戰略協議,有助於在事實上承認中國在地區特殊作用的情況下保障本國利益。俄羅斯就是秉持這種立場的一個例子。例如: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5月訪問莫斯科後所作的聯合聲明中,俄羅斯對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一體化大項目表示支持。但作為交換,俄羅斯也取得了中國在尊重莫斯科所發起成立的歐亞經濟聯盟利益上的保證,也取得了同中國協調採取措施的承諾。
考慮到日本的極大意義,北京對同東京簽訂類似戰略交易感興趣,甚至可能作出極大讓步。但由於日本的對外政策不是完全獨立的,美國對日本的決議出台體系擁有高效的影響力槓桿,似乎,對日本來說,簽訂類似交易的道路關閉了。
由於東京越來越深地陷入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之中,指望通過共同努力,不許中國制定亞太地區的遊戲規則。日本越來越深地陷入美中角逐,這一過程發生在最不利的時刻。美國的全球領導力正在削弱,而世界其它地區的危機妨礙美國把主要兵力集中部署在亞太地區的計劃。烏克蘭危機還導致中國和俄羅斯格外接近。在此情況下,中國對外政策中呈現出轉向極大強硬與活躍的特性。
其結果是,儘管日本對外政策保有不獨立的特點,但日本不得不在遏制中國的政治和軍事方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重審日本憲法的訴求甚至在對抗蘇聯的冷戰時代也沒出現,但現在出現了。這一切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達到了前蘇聯的水平,還由於美國所擁有的實力和地區威望要遠遜於美蘇爭霸時期。
現在美國應對新危機的能力越來越有限。因此,隨著東京更積極地捲入遏制中國政策,不排除有朝一日東京同北京留在一起的危險性上升的可能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