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早已塵封的歷史再次吸住世人的眼球。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里·卡申為“衛星”網站撰寫了兩篇有關“瓦良格”的文章。文章對購買該航母的早被俄羅斯專家所熟知的過程進行了描述,但其若干細節卻有別於中方的版本。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對“瓦良格”的認知要早於徐增平,甚至可追溯到蘇聯時期。上世紀90年代,中蘇兩國恢復雙邊關係後,軍事技術合作也很快展開。蘇聯解體前,中國朋友就已經瞭解到蘇聯的航母設計,同時,也熟知了包括蘇-27K(後來的蘇-33)在內的艦載機。
當時,因中方缺少必要的資金,有關航母的協議談判一直舉步不前。中國有限的資金主要用於為空軍購買蘇-27和其它重要方面。原則上說,蘇聯當時向中國出口航母的政治障礙已不存在。
蘇聯解體後,“瓦良格”號立馬停止建造,而航母本身也被封存。徐增平文中述及,航母發動機已經安裝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其實,在“瓦良格”停建之際,不僅動力系統已經各就各位,而且可以說,船上67.7%的建造工作已經完成。比如,機械鍋爐體系已經裝完,電力供應已能接受,而且可以進行系泊試驗。
“瓦良格”號主動力系統安裝完畢,一方面給中國首艘航母入列帶來了便利,但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不少問題。該艦主汽輪機動力裝置與俄海軍“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雷同,對於上世紀80年代來說,其先進性已顯陳舊。它的結構有很多問題和限制,總體來說,可靠性極為低下,這一點,從“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航行實踐就能看出。
大家都知道,中方在大連港對“瓦良格”航母部分主動力系統進行了拆卸,其目的是為了對其進行研究,也許也是為了對其進行完善。暫時還無法瞭解,中國專家在這方面有著怎樣的進步,目前的“遼寧號”動力系統可靠性和完善性能有幾何。但已被外界所知曉的是,“瓦良格”號供應給中國,以及文件呈交、設計局和工廠專家的參與,都加快了航母入列中國海軍的步伐。(未完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