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執政三年的朝鮮導彈核計劃

© Sputnik平壤
平壤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韓國希望朝鮮能效仿古巴,選擇同國際社會改善關係的道路,韓國外交部散髮的一份聲明中說。華盛頓和哈瓦那12月17日宣佈,在持續了半個世紀的政治衝突後啓動關係正常化進程。

平壤同國際社會關係正常化的一個主要障礙就是,朝鮮的導彈與核計劃。這些計劃早在近半個世紀前,還在現任領導人的祖父最高統帥金日成擔任國家領導人時就已制定。正是在那時,60年代中期,平壤決定逐漸變成導彈與核武器大國。由於國家經濟實力的脆弱,這一任務的完成困難重重。但朝鮮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接近這一目標的實現。

金正恩上台後,導彈,尤其是近程導彈的發射次數明顯增加。正如國際危機集團朝鮮導彈與核計劃問題專家Daniel Pinkston指出的那樣,進行這些發射未必只是出於政治目的。在他看來,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包括整個大首爾在內的範圍內最大程度地確保近程導彈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最引起外國媒體關注的是20112年12月朝鮮使用“銀河”運載火箭成功把本國的首顆衛星送入軌道。雖然朝鮮官方人物和媒體一直都在強調本國航天計劃的“和平”特點,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在把衛星送到軌道的運載火箭和把彈頭送到預定目標的洲際彈道導彈之間,當然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差別,但實際上這些差別微乎其微。“銀河”的成功發射表明,朝鮮在製造洲際彈道導彈的道路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通常遠程導彈如果不攜帶核彈頭,沒用。但是平壤在這方面也有突破。金正恩執政的三年里,也進行了核試驗(2013年2月)。此後朝鮮幾次暗示做好新的核試驗準備,但是這些聲明至今還只局限於口頭上。

今年10月駐韓美軍司令斯卡帕洛蒂聲稱,朝鮮可能已經有能力生產可以搭載於現有導彈上的核彈頭。當然類似聲明可能是出於政治目的,但也不能完全被忽略。

朝鮮領導人相信,國家需要核武器,既是出於安全考慮,同時也可把它當作實施外交壓力的工具。因此,未必能夠指望金正恩在位時朝鮮在導彈與核計劃的立場上會發生改變。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