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看《中國合伙人》

關注
《中國合伙人》的接受度要好於如何一部中國動作片。觀眾從影片開始笑到最後,對故事反應非常踴躍

作者:俄新社記者葉連娜·庫茲明娜 

9月6日晚陰雨霏霏,“中國電影節”開幕式在莫斯科一家老電影院中舉行。天氣一點兒都沒有影響到影迷們的興致:大廳幾乎座無虛席,這在當代莫斯科電影院中並不多見。陰雨天也嚇不倒電影節的客人們,主辦方稱,在開幕式舉行前,中方代表團在整整淋了一個小時的大雨,以極大的熱情探究紅場上的建築之美。 

本屆電影節的開幕片是享譽中外的電影導演陳可辛(Peter Chan)執導的《中國合伙人》。參加活動的也包括導演本人。俄羅斯人對陳可辛導演的瞭解包括中文電影《如果愛》、《武俠》,也包括好萊塢作品《情書》(Love letters)。現實生活中的會面更激動人心。 

原來,陳可辛的照片沒能體現出他本人千分之一的超凡能力、他的魅力,以及如他這般著名人物身上令人意想不到的謙虛。他提醒觀眾,在自己的電影作品中,“遺憾的是,沒有廣受歡迎的中國電影中的傳統元素,如功夫和騰雲駕霧等”,希望公眾不要失望。 

確實,陳可辛沒有理由為此擔憂:《中國合伙人》的接受度要好於如何一部中國動作片。觀眾從影片開始笑到最後,對故事反應非常踴躍。遺憾的是,陳可辛導演沒有留下來觀影,因此沒能看到,人們對著他的字幕電影鼓掌了多長時間。 

觀眾對《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的接受度這麼高,完全可以理解。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複雜病態的現代化進程、從共產主義轉向改革開放,以及轉向經濟發展。此一時期,俄羅斯發生了類似的變化和同樣的危機。也像中國人一樣,那個時期的俄羅斯人做著美國夢,同時為自己"照葫蘆畫瓢"和比西方落後的感覺而煎熬。俄羅斯和中國戲劇性地遭到了歐洲和美國的輕視。所以,這部電影的歷史開端可以被移植到俄羅斯的現實之中。 

區別在於,在俄羅斯,“美國夢”不像在中國更為普及:許多人夢想離開,但結局卻不像《中國合伙人》中的388.8888萬名學生。還有,俄羅斯大學生不具備這種罕見的中國式執著,正得益於這種執著,來自偏遠農村的中國農村孩子們備戰並順利通過TOEFL和GRE考試。因此,陳可辛向我們講述的這種成功史,在俄羅斯很少遇到。 

儘管如此,俄羅斯觀眾對電影的正面激昂感情評價非常高,感覺到這部電影在“講述我們的故事”。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專家瓦連京·戈洛瓦切夫說,“這是一個特殊的體裁,介紹了我所非常親近的那一代人的觀點:我跟陳可辛導演是一代人。因此導演表達自己觀點、感情的方法,以及回憶那些年代和那種生活的方法對我來說也十分親近。那種生活我本人記憶猶新”。 

陳可辛導演說,確實,這一切都同蘇聯和俄羅斯上世紀80和90年代的生活相似。這是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擺在人們和電影主人公面前的問題是如何繼續生活。人們理解,生活無法再像過去一樣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陳可辛導演展示了選擇的時刻、做出決定的時刻,以及在道路上前進的時刻。電影主人公說的對,無須懼怕失敗:失敗只是成功前的轉折。 

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觀看這部電影的俄羅斯人越多越好。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