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版“海德公園”:聊勝於無的選擇

關注
在莫斯科開闢俄羅斯版“海德公園”的問題昨天得到瞭解決

作者:俄新社觀察員 劉乾

在莫斯科開闢俄羅斯版“海德公園”的問題昨天得到瞭解決。莫斯科市地方安全局局長阿列克謝·馬約羅夫表示,莫斯科市政府決定提供兩個場所供人們發表抗議言論。在這兩個地方,舉行兩千人以內的抗議活動不需要取得政府的許可。

“遊園活動”

莫斯科政府確定的這兩個地點是索科利尼基公園和高爾基文化公園。馬約羅夫說,莫斯科將出現類似倫敦“海德公園”這樣被描繪的很美好的機構。到2013年1月1日前,相關法案將進行相應修改,允許在莫斯科的“海德公園”舉行不超過2000人的抗議活動且不需要市政府批准。他表示,這將受到政治積極分子的歡迎——過去7個月里,莫斯科政府共收到250份人數在1000人以下的集會申請,佔集會申請總數的89%。他強調,這種場所不是為了舉行大型活動,而是為了讓某些不願參加大型活動的人能夠自由表達意見。

去年11月開始,俄羅斯各地為抗議選舉結果舉行了多次遊行集會。莫斯科的抗議活動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今年2月,反對派在莫斯科舉行了“為了誠實的選舉”抗議活動。時任總理的弗拉基米爾·普京之後提出,在莫斯科建立類似海德公園的場所,以便人們舉行集會並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英國海德公園位於倫敦市中心,公園設有“演講角”,所有人都可以在那裡發表各種言論,但不能攻擊英國王室和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高爾基中央文化休閒公園建於1928年,位於莫斯科西南部(地鐵文化公園站附近)。佔地109公頃,每年的客流量大約400至500萬人。索科利尼基公園位於莫斯科東北部(地鐵索科利尼基站),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休閒公園,但之前已經建有展覽館、音樂廳和露天電影院等設施。公園佔地590公頃,年客流量700至800萬人。從2011年起,這兩座公園進行了整修,目前都是莫斯科市的公立文化自治機構。

《生意人報》表示,這兩個用於市民集會抗議的場所都將由莫斯科市文化局管理。該局局長謝爾蓋·卡普科夫也將直接同反對派打交道。該報稱,卡普科夫以其自由派的觀點著稱,舉行抗議活動和他協商應該更容易。卡普科夫說:“我們局在舉行大規模文化活動方面具有豐富經驗,我們知道該如何工作。政治也是文化,同樣需要為其創造公開的空間,我準備同所有人合作。”

不過,反對派們未必會將政治抗議活動視為文化宣傳一樣的“遊園活動”。一些積極參與街頭抗議的反對派人士已經表示,他們對莫斯科市政府做出的選擇並不滿意。

地點之爭

今年五月,反對派在博洛特納亞廣場舉行“百萬人大遊行”時,同警察發生了衝突。之後,莫斯科市政府將設立俄羅斯版“海德公園”提上了議事日程。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下令成立專門的工作組研究此事。

最初提議的地點非常多,包括前俄羅斯賓館(已經拆除)所在的扎利亞基耶、博洛特納亞廣場、普希金廣場、盧日尼基體育場、高爾基文化公園、索科利尼基公園、薩哈羅夫大街、俯首山勝利廣場和麻雀山莫斯科大學。最終,莫斯科市政府選擇了高爾基文化公園、盧日尼基體育場、索科利尼基公園和博洛特納亞廣場四個地點進行網上投票。

馬約羅夫昨天表示,排除盧日尼基體育場的原因是該地點“擁有體育場所的聲譽”。至於博洛特納亞廣場,他說:“我們希望遊行秩序不由官員決定,而公園是獨立於政府的機構。我們決定開始試驗,但不準備在市中心這樣做。”

但對於反對派來說,更願意在市中心進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比如扎利亞利耶、博洛特納亞廣場或者普希金廣場。這裡人流多、交通方便,大型活動有聲勢。其中,扎利亞利耶位於紅場和克里姆林宮旁邊,容易對當局形成壓力;博洛特納亞廣場因去年11月的抗議活動而紅遍全球,似乎成了抗議活動的“聖地”;普希金廣場離國家杜馬和莫斯科市政府不遠,是傳統的抗議集會地點。

“公正俄羅斯”黨議員德米特里·古德科夫堅持將俄版“海德公園”放在博洛特納亞廣場。他說:“我建議如果不是博洛特納亞,就是普希金廣場,但市政府將反對派的建議當做耳旁風。”“左翼陣線”協調員謝爾蓋·烏達利佐夫也曾提議普希金廣場,他認為這樣還方便同杜馬議員進行交流。

反對派人士認為,莫斯科當局選擇兩個公園的目的在於這裡遠離市中心,影響力較小。古德科夫說:“集會是為了向政權施加影響和壓力,而不是對著照相機會面。將反對派趕到貧民區絕地沒有意義,那裡沒人聽講,我們的訴求和意見不會受到社會關注。”公正俄羅斯黨議員伊利亞·波諾馬廖夫認為,索科利尼基公園和高爾基公園不適合作為俄版的“海德公園”。他說:“索科利尼基公園對我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因為它離市中心非常遠,幾乎沒有人。高爾基文化公園,我覺得,那裡可以舉行露天論壇或者音樂會甚麼的,但未必能夠舉行抗議活動,出於同樣的原因,這也不是合適的地方。”記者謝爾蓋·帕爾霍緬科的意見更尖刻,他說:“這是騙人的把戲。把海德公園放在這裡,只會是瘋子站在啤酒箱上胡言亂語。”

反對派人士還擔心,在設置俄版“海德公園”之後,莫斯科市政府以後可能拒絕把抗議活動放在這兩個公園以外的其他地方。不過,馬約羅夫昨天表示,出現“海德公園”與在莫斯科的其他地方舉行活動無關。

聊勝於無

烏達利佐夫認為,市政府在挑選俄版“海德公園”地點時反對派沒有發言權。他說:“沒甚麼令人滿意的,但這總比甚麼都沒有好。但主要的問題是,誰也沒有同那些利用自己集會、遊行的人——反對派商量。應該進行工作會面進行討論。”

烏達利佐夫表示,海德公園是進行小規模活動的地方,“這不是為大規模活動、集會、遊行準備的,大規模的活動還是會進行。”他認為,如果政府不以“海德公園”為藉口來禁止其他大型活動,那麼高爾基公園和索科利尼基公園就不是最壞的方案。

莫斯科市政府選擇這兩個公園也有他們自己的考慮。從2011年底開始的多次大型集會讓一些市民感到不滿。因為遊行抗議活動影響了社會秩序,導致交通阻塞、公共場所人流爆滿等問題。因此,俄羅斯當局有意以此為理由,將大型活動放到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此外,當局今年6月還修改了《遊行集會法》,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 

但是,在社會抗議情緒上升的時候,又必須採取一定措施。8月初,列瓦達中心的民調數據表示,7月份俄羅斯的抗議情緒指數接近去年12月份的最高值。而社會輿論基金會表示,7月份有19%的俄羅斯人準備參加抗議活動,高於去年12月份15%的數字。這時候宣佈建立俄版“海德公園”應該會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當然,也有人認為,開闢這樣的地方正好說明公民權力受到限制,因為“人們有權去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立場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