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接受俄新社專訪談中國媒體與出版業發展

關注
今年9月底,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就中國媒體發展、中國文學在境外普及程度、保護作家著作權等問題接受俄新社駐北京分社社長葉菲莫夫採訪。全文如下:

今年9月底,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就中國媒體發展、中國文學在境外普及程度、保護作家著作權等問題接受俄新社駐北京分社社長葉菲莫夫採訪。全文如下: 

問:您如何評價中國媒體的發展?他們面臨的緊迫問題有哪些? 

答:首先歡迎你來總署採訪。俄羅斯媒體、俄羅斯人民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友好,通過交流互相瞭解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媒體目前正處於一個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的過程,由於傳播技術領域的革命,媒體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這既帶來了保障人民知情權、增加社會透明度的良好機遇,也帶來了一些社會方面的問題,為管理增加了難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傳媒方面施行了透明、開放、發展的方針,對外也實施了全面的開放交流合作。由於這些政策,中國傳媒近年來發展的特別快。截至目前,我們有1939種報紙,每年出版總量有452億份之多,也就是說每天印的報紙接近1.2億份,這在全世界來說都是沒有的。我們有9884種期刊,每年的發行總量有32.2億份。平面媒體保持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形勢,而且大多數報紙通過互聯網傳播,擴大了其傳播範圍。

另外,我們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的工程,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2%以上,群眾可以收看到50多套電視節目,收聽10多套廣播節目,少數民族語種也實現了全覆蓋。 

新興媒體出現了兩大特點,借助數字化、互聯網、手機等移動平台或終端傳播新聞信息的人越來越多。目前,中國手機用戶是9.2億,互聯網用戶已突破5億。特別是最近發展的微博,這種新的傳播形勢,在信息傳播上出現了新的特點。另外,我們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群、網站群、微博群,這就出現了一些特點:一是信息傳播更加便捷、快速、廣泛;二是各階層、各方面的人都有表達自己意願的平台,更好地保障了民眾的言論自由和表達權;三是增加了互動性,即不同的層面可以通過傳媒互相溝通、交流。這對推動社會民主,保障人民文化權益,加強對公共服務機構的監督都有好處。特別在揭露社會腐敗現象,批評社會醜陋方面,媒體走在了前列。這些都是媒體發展對社會文明進步的貢獻。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新問題。一是數字媒體、個人發佈平台發佈的一些信息,有的不真實,有的是編造的,引起了社會的不滿。二是影響了傳統媒體的深入採訪報道,一些記者編輯不去現場深入採訪,僅憑手機、互聯網等移動設備採寫新聞,容易出現不實報道,甚至假新聞。三是一些媒體有時傷害了他人的信譽、名譽,例如造謠、誹謗、搜索別人隱私的現象不斷發生。 

這些問題的存在有以下危害:一是嚴重傷害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二是影響人群之間的團結、和諧、社會穩定;三是一些違法違規、不適宜公開宣揚的信息,以及危害未成年人思想與健康成長的信息,例如淫穢色情、暴力等內容,在社會上傳播。 

這些現象引起了社會公眾的不滿和批評,我們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在新形勢下促進媒體發展,如何加強管理。我們的立場是,積極發展新媒體,為人民群眾提供表達意見的平台,繼續堅持及時、準確、公開、透明、開放的傳媒環境。在此前提下,也要採取措施加強管理,一是嚴格規範新聞媒體採編程序,確保公信力;二是整治假新聞、假記者;三是對個人借助互聯網、微博客傳播社會新聞進行加強管理,信息一定要真實、準確;四是加強傳媒道德建設,社會賦予傳媒監督社會的責任,從業者就應當以良好的道德履行職責。總之,我們要依法規範傳媒的行為,鼓勵新聞記者、編輯深入實際、深入新聞現場,編髮真實的新聞消息。主流媒體要加強輿論引導能力,使輿論的基本方向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保持傳媒對社會文明進步積極正向的作用。當然,像互聯網、微博客的監管是世界性問題,我們也在與其他各國溝通,研究、學習他們的有益經驗。

總的來說,中國媒體的發展是健康的,社會輿論的主流是好的,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提高管理水平,用好的政策推動傳媒繼續大發展、大繁榮。 

問:不久前舉辦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您如何評價它的成果? 

答:今年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是在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舉辦的。經過這些年的改革發展,中國出版業的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版單位由過去事業性的單位,全部轉企改製成為企業,並走向了市場。國內主要的出版集團和60多家出版企業參加了本屆博覽會。 

本屆博覽會有幾個特點。一是規模空前,參展的國家(地區),出版機構以及參展圖書品種(包括電子出版物)的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全球2400多家出版集團、出版社參展。二是數字出版成為本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的亮點,除了中國國內出版的數字出版物之外,來自歐美、日本、韓國的著名數字出版產品都亮相了本屆博覽會,這標誌著世界出版已經開始向數字化轉型。三是版權交易比較活躍,短短幾天,版權交易達到2953項,比上一屆增長24%,中國版權輸出1652項,創18年來最好水平。四是中西文化交流達到高潮。歐洲出版強國荷蘭作為主賓國,以強大的陣容參加了博覽會,帶來了科技、兒童方面的優秀讀物,幾十位荷蘭著名作家在展會期間進行了廣泛的文學交流,荷蘭王妃也在論壇上做了重要演講。五是博覽會期間研討了全球出版界共同關注的一些問題,世界主要出版巨頭都參加了博覽會論壇,介紹了各國出版業發展態勢、數字出版以及數字版權保護等問題,共謀發展。此外,中外出版企業還在推進全球出版項目合作、企業資本合作等方面達成了很多意向。 

應該說,本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非常成功、十分精彩並極具影響力,國際媒體也給予很多關注以及較高評價,充分展示了文化的多樣性,發展的多元化。 

中國除了辦好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之外,每年還參加40多個國際書展。我們曾經作為莫斯科書展的主賓國、法蘭克福書展的主賓國,明年將作為英國倫敦書展的主賓國參展。我想,通過這些書展能夠更好地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問:目前中國文學在境外普及程度如何?現代作家作品的翻譯情況如何? 

答:很多中國人通過文學作品來瞭解世界,世界文壇的眾多大家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如,俄羅斯的托爾斯泰、法國的雨果、德國的歌德、美國的馬克•吐溫等等。同樣,世界瞭解中國,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瞭解中國文學。過去一百多年,中國的經典文學作品在國外傳播比較廣泛,如《紅樓夢》、《三國演義》及魯迅、郭沫若、巴金的作品,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 

目前,中國文學作品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品種約有3000多種。當代比較有影響的作家作品也被翻譯介紹到國外,比如,王蒙的作品在30多個國家都有譯本,鐵凝的作品在10多個國家有譯本,一批等中青年作家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最近幾年,在國際上比較受歡迎的作品有《狼圖騰》等,在西歐多數國家都有譯本。還有於丹的《論語心得》,也在幾十個國家賣出了作品版權。比較有影響的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和鄭淵潔的作品,在全球銷售量已超過2500萬冊,僅次於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他們經常被請到國外,與國外的小讀者見面。《杜拉拉升職記》這類青春文學作品在國外也非常受歡迎。 

此外,由於中國近年來成功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道路予以熱情關注,反映中國當代發展建設的紀實作品,如《朱鎔基答記者問》、《中國大趨勢》、《中國震撼》等,也有幾十個國家引進了版權,給外國讀者提供瞭解中國的渠道。 

問:請介紹一下在境外,包括在俄羅斯,如何推廣現代和古典中國文學?在俄羅斯很少有人瞭解現代中國文學,是甚麼原因? 

答:中俄兩國是友好鄰邦,文學交流源遠流長。中國近代以來,出現了兩次俄羅斯文學熱潮,一是20世紀20年代左右,俄羅斯經典文學作品在中國非常流行,大批赴俄留學人員翻譯介紹了很多俄羅斯經典文學作品;二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文學對中國產生了積極影響,我年輕的時候就讀過大量的蘇聯文學作品,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靜靜的頓河》等。 

目前,中國在俄羅斯的圖書主要是以古典作品為主,但數量不多,與兩國人民互相瞭解、學習的渴望不相適應。我想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社會變化的影響,中國與蘇聯曾經同為社會主義國家,交往很密切。此後,由於兩國發生的分歧,影響了兩國關係,等到兩國關係正常化,俄羅斯已經選擇了另外的道路,而中國則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是中俄交流的文化使者越來越少。上世紀50至60年代是中國全民學習俄語的黃金時代,改革開放以後,幾乎變成全民學習英語,俄語教育僅限於黑龍江、新疆等地。俄羅斯繼續從事漢學建設研究的專家也越來越少,年事越來越高,年輕一代已很少做漢語研究,翻譯介紹中國優秀文學作品的人才減少了。三是兩國文化交流還不夠頻繁,交流的機會不多。四是俄羅斯出售中國圖書、推廣中國圖書的書店仍然較少。 

我們現在正在努力改變這種情況,一是通過語言年、文化年、孔子學院等推廣漢語閱讀。二是資助俄羅斯的翻譯家、出版家出版中國的經典文學作品,通過資助、獎勵等手段,使這些專家潛心進行中國文學的翻譯工作。三是面向中國國內的出版機構、作家設立出版基金,實施經典中國圖書推廣項目,通過這些措施,鼓勵翻譯介紹中國的圖書。目前,我們已有1700多種作品通過國家資助翻譯出版。四是開展作家的雙向交流,派遣中國作家到俄羅斯去學習、瞭解俄羅斯文學創作等情況,同時也邀請俄羅斯作家到中國來。我們在黑龍江專門建立了俄國作家交流基地,凡願意創作中國題材作品的俄羅斯作家,我們都給予支持,通過作家來推動兩國文學作品的交流。 

俄羅斯有獨特的文化,深厚的文學底蘊,產生了很多文學大家,我們願意同俄方增進文學交流,當然,我們也鼓勵中國的出版、印刷企業去俄羅斯投資辦社、辦廠。這些都將更好地促進兩國文化方面的交流。 

問:如何保護中國作家在境外的著作權,外國作家在中國的著作權? 

答:著作權是科學、藝術、文學的重要保障。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1991年,修訂後的《著作權法》開始實施,同時,中國加入了各種世界版權保護公約和組織,承擔了我們應盡的國際義務。中國法律對外國人以及無國籍人士的著作權都一視同仁予以保護。我們專門成立了中華版權代理公司,代理所有中國人、外國人,以及無國籍人士的版權訴求,所有外國人的著作權在中國都得到保護,也會得到應得的利益。 

目前,圖書領域的著作權保護工作執行良好。當然,在音樂、影視作品,以及數字作品版權方面,與歐盟、美國以及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國際公司存在一些糾紛,這是目前出現的新問題。同樣,中國人的著作權在國外多數國家也受到保護,發生的糾紛主要集中在數字版權領域,中國的作家曾經對谷歌、蘋果等公司提出版權訴訟。中國政府保護知識產權的態度是堅決的,一方面,我們修改了《著作權法》,所有著作權都將得到保護;另一方面,我們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從2010年年底開始,在全國實施了為期6個月的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動員,國務院組織專門班子進行治理,查辦了一批大案要案,並公開進行了審判,最近在互聯網上展出了本次專項行動成果,大大改善了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同時,我們正在研究解決數字出版領域的版權保護問題,一是完善立法,二是加強執法力量,三是運用技術手段建立版權保護平台。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數字版權領域,會形成一套中國特色的保護機制。當然,數字版權保護是一個國際化的問題,我們將加強與各個國家的合作,共同保護好數字版權。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