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無國界

關注
俄羅斯和中國電視台近期將播出首次大型跨國尋親公益視頻連線節目

作者:俄新網記者李翠文

俄中大型跨國尋親公益視頻連線側記 

等著我吧,
我會平安歸來,只需你苦苦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陰雨,勾起你的憂傷滿懷,
等到那大雪紛飛,等到那酷暑難捱,
等到別人不再把親人盼望,等到那遙遠的他鄉不再有家書傳來,
等到一切等待的人心灰意懶,都已倦怠......

在蘇聯作家西蒙諾夫的詩歌《等著我吧》的朗誦聲中,一場由俄羅斯第一頻道和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俄中大型跨國尋親公益視頻連線節目徐徐拉開了帷幕。 

這是一場特殊的尋親節目,它通過衛星將中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摩爾多瓦、立陶宛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聯繫起來,講述了跨越半個多世紀的人間情感。隨著北京和莫斯科演播室主持人的話音,衛星穿越7000多公里的距離,傳遞著信號,傳送著一個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故事。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其他的緣故,故事主人公們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生活的曲折坎坷和等待的痛苦熬煎。多少年來,他們期盼著,思念著,悔恨著,埋怨著,尋找著,等待著......這一串串跌宕起伏,真實感人的故事,有懸念,有驚喜;有眼淚,有笑聲;有悲歡離合,也有思念情愁。 

上個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蘇中兩國人民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結下了相濡以沫的真情和友誼。這些與俄羅斯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人們通過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一出出人間悲喜劇。 

故事之一:中國人民不會忘記

格里戈里·庫里申科,蘇聯援華飛行大隊長,一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捐軀的蘇聯英雄,犧牲後長眠在四川萬州。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國方面才得到了他家人的音訊。1958年,中國政府邀請庫里申科的遺孀和女兒去中國做客並到萬州祭掃親人墓地。看!北京演播廳里走來了新中國首批留蘇學生之一,原中國航天工業部副部長朱育理。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觀眾們詳細講述了這段蹊蹺卻真實的故事...... 

故事之二:半個世紀的等待

黎遠康,一個失去母愛半個世紀的孩子,如今已滿頭白髮。母親在文革之前帶著他的姐姐離開中國回到了哈薩克斯坦,未曾料想一別就是50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日夜思念著自己的母親和姐姐,不知悄悄喊了多少次媽媽,偷偷流了多少淚!李遠康的家裡有一把椅子是屬於她母親的。每當逢年過節拍全家照時,這張椅子總是空著放在中間。這是留給他母親的位置,等著哪一天母親回來坐上...... 

故事之三:讓我喊一聲媽媽

主人公:來自烏克蘭的莉莉,1965年出生在蘭州,父親生前是軍醫,媽媽當時是翻譯。莉莉的外公是中國人,外婆是烏克蘭人。年滿一歲時,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她被外婆帶回烏克蘭,這一走就是四十多年。莉莉從小由外婆撫養,對媽媽的印象很模糊。外婆去世後被送到孤兒院。在她的記憶中從來沒有喊過爸爸媽媽,從小受盡了委屈,飽嘗了刻骨銘心的思念。她今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要見到爸爸媽媽。這個夢使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找到了俄羅斯電視台“等著我”節目製作組,將尋找父母的希望寄託在他們的身上...... 

故事之四:讓我們蕩起雙槳

距離阻隔不了深深的思念,友情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北京大學女學生徐女士和俄羅斯留學生拉里薩,在共同的交往中結下了異國姐妹情。演播大廳屏幕上出現了一張早已泛黃的,於上個世紀50年代拍攝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上的照片。照片上的中國姑娘梳著兩根漂亮的大辮子,俄羅斯姑娘則看上去開朗活潑,她們都透出一股青春的活力。這張象徵著蘇中友誼的照片登在當年的人民日報上。主持人董卿手拿當年的報紙給大家看。這對異國姐妹在分別數十年後,開始互相尋找,您猜猜看,她們最終找到對方了嗎?...... 

故事之五:為了愛可以等待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此國到彼國,但當思念蔓延,愛便沒有了疆界。來自俄羅斯薩馬拉的伊娜女士和中國安徽的陳先生,當年一個是16歲小姑娘,一個20多歲的英俊小伙,50年代,當時蘇中友好,兩國的青年常常通過書信交流感情與學習心得。先生和伊娜保持書信往來整整六年,他們從筆友變成了戀人,但從來沒有見過面。由於某些政治的和家庭的原因,他們中斷了聯繫,而且一斷就是半個世紀。陳先生苦苦等了伊娜二十年,他的執著令人感動...... 

人間自有真情在,時空阻擋不了真情!相信,人們在感嘆之余會更加珍視親情、愛情和友情這些珍貴的情感。俄中兩國藝術家同台獻藝,為這場跨國大型尋親節目奉獻上了精彩的表演。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莓花兒開》、《讓我們蕩起雙槳》等俄中兩國喜聞樂見的民歌和歡快的舞曲中進行著。莫斯科演播廳的俄羅斯援華老兵和觀眾還齊聲唱起了《喀秋莎》,使尋親現場高超迭起,驚喜無限。 

以上我們對跨國尋親(尋友)故事作了簡單的介紹,敬請各位跟蹤電視節目預報,關注央視一套播出情況。到時候您就可以看到故事的詳細情況,和主人公們一起分享相聚的快樂和幸福,感受他們人生的無奈和遺憾。相信,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定會引起您的關注!其實,感人至深的跨國之情故事遠遠不止這些,還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曉的故事被掩埋在浩瀚的歷史塵埃中,俄中兩國電視台和其他有關部門為了通過這個節目幫助人們尋找失散親人,一直在辛勤工作著,默默奉獻著。他們的勞動已經換來了一定的成果,相信今後還會更多! 

你好,北京!你好,莫斯科!讓我們下次再會!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