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女皇(一)

關注
伊麗莎白女皇宣佈恢復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開明君主專制開始逐漸成熟起來

作者:俄新網記者黃軼男 

伊麗莎白生於1709年,逝世於1762年,1741年登基,在位21年。她是彼得大帝和瑪爾塔·斯卡夫隆斯卡婭(即後來的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兒。

伊麗莎白出生那天,正逢彼得一世從波爾塔瓦戰役凱旋歸來。為慶祝這次勝利,莫斯科為彼得一世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入城儀式。彼得一世入城後,得知女兒誕生的消息,欣喜萬分,下旨把歡慶勝利的宴席改為慶祝公主誕生。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對這個女兒都是珍愛有加,尤其是晚年的彼得大帝,他最親近的人只有伊麗莎白一人而已。

伊麗莎白自幼美貌出眾,許多來俄羅斯的外國使臣都注意到俄羅斯公主的傾城之貌。有一次少女時代的伊麗莎白和姐姐安娜迎接從國外歸來的父皇彼得一世,姐妹倆特意穿上了西班牙的宮廷禮服,令在場的歐洲使者為之傾倒。1732年,在慶祝安娜女皇登基舉行的盛大宴會上,俄羅斯貴族們向前來祝賀的中國使臣詢問,哪位前來赴宴的女貴賓最美,中國使臣不約而同地都指向二十三歲的伊麗莎白公主。

等到伊麗莎白年已及笄,彼得大帝曾想把她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但法國波旁王朝對這門婚事並不熱心,非常禮貌並堅決地回絕了俄羅斯的提議。於是彼得大帝降低要求,轉而想在德國諸城邦公爵中給伊麗莎白找一位丈夫。挑來挑去,選擇落在了荷爾施泰因公國王子卡爾·奧古斯特頭上,但這位王子未來得及和伊麗莎白訂婚就病故了。後來葉卡捷琳娜一世在位,已經顧不上女兒的婚事,就這樣伊麗莎白一直就閨中待字,沒有嫁人。而伊麗莎白的姐姐,安娜此時已經遠嫁給德國荷爾施泰因-戈托普公爵卡爾·腓特烈為妻。

母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病逝後,彼得大帝與前妻的孫子小彼得繼位。從輩分上算,小彼得是伊麗莎白同父異母哥哥阿列克謝的兒子,也就是她的侄子。儘管如此,伊麗莎白與彼得二世年紀相仿,而且伊麗莎白天性開朗活潑,喜歡各類打獵,騎馬等室外活動,很快就成為小彼得的親密玩伴,每次彼得二世出去遊玩,一定要伊麗莎白陪同。久而久之有傳聞說,彼得二世成年親政後,不如把伊麗莎白嫁給他,這樣親上家親,還解決了皇位之爭。首先提出這個建議的是戈洛夫金公爵和奧斯特爾曼伯爵等人,但馬上就遭到了教會和大多數貴族的反對--姑姑怎麼可以嫁給侄子?此外伊麗莎白眼中的小彼得,不過是年少在一起遊戲夥伴而已,談不上甚麼嚴肅關係。儘管如此,小彼得對伊麗莎白非常依賴,容不得別人靠近她:當伊麗莎白的生活中出現了男友之後,每次都是被彼得二世以各種藉口,把這些人或是調到烏克蘭當差,或是派到國外當大使。

安娜女皇登基後,伊麗莎白的處境日益艱難,屢受排擠。儘管伊麗莎白無心覬覦皇帝寶座,不喜歡參與政治,安娜女皇還是對她不放心,先是大幅削減了她的俸祿,此後又削減其封地。兩人屢次發生爭執,最後伊麗莎白乾脆離開莫斯科,搬到聖彼得堡去居住。

安娜女皇在位期間,重用情人兼寵臣比龍,指使比龍控制下的秘密刑偵衙門對莫斯科貴族們大肆打擊,濫用刑罰,招致很多人的不滿。這時候一貫忠於彼得大帝的禁軍等力量把希望寄託在伊麗莎白身上,很多人認為伊麗莎白在所有彼得大帝繼承人中,最有資格。等安娜女皇過世,襁褓中的伊凡六世成為俄羅斯皇帝。本來庫爾蘭公爵兼秘密刑偵衙門長官比龍已經然天下人未至側目,現在又加上了伊凡六世代表的德國布倫瑞克家族勢力,兩股勢力共同秉政俄羅斯,使得朝中重臣們的不滿情緒進一步發酵,最終演化成了宮廷政變。一方面由於有了彼得大帝親自組建的普列阿布拉仁斯基軍團鼎力支持,一方面伊麗莎白對自身命運的擔憂,終於在一個清晨發動不流血政變,推翻了伊凡六世,並將德國勢力徹底清除出宮。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十一年前最高秘密委員會七個人關起門來,決定讓庫爾蘭女公爵安娜繼承皇位,是為了讓伊凡五世這個代表保守派勢力的支系上台,防止伊麗莎白代表的西派恢復彼得大帝的各項改革措施;而現在禁軍和各位大臣又全力支持伊麗莎白登基,也是為了驅逐盤踞在俄羅斯皇位上的德國勢力,恢復代表俄羅斯的"正統"重登大寶。無論如何,當時確實有很多人把支持伊麗莎白看成是愛國義舉,把政變看成是驅逐布倫瑞克家族的正當手段。

自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後,彼得二世登基,接著安娜女皇秉政,伊凡六世繼位,最後伊麗莎白上台,十四年間俄羅斯宮廷政變迭起,西派、本土派、德國黨、俄羅斯黨輪流掌權,大有魯迅所說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意味。

就這樣,伊麗莎白公主登上皇帝寶座,成為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第三位女皇。

伊麗莎白登基伊始,宣佈恢復所有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解散了內閣,恢復彼得大帝時代的樞密院,設樞密院總理大臣,總領國務,取消死刑(在伊麗莎白下旨處死了所有親德貴族和她的政治敵人之後做出的決定),取消了俄羅斯國內海關,頒布鼓勵商業流通的法令,用法律形式確定了貴族特權,建立起能夠吸收社會各個階層任職的文官體制,同時也全力以赴鞏固君主專制。從歷史角度看,伊麗莎白女皇是俄羅斯開明君主專制制度的始作俑者,自伊麗莎白女皇開始,俄羅斯的各項國家制度,包括君主制度才可以說真正成熟起來。

很多人都有一個印象,似乎伊麗莎白在恢復樞密院以後,就把所有國家要務交給她信任的大臣們去辦理,而她本人則熱衷於組織假面舞會和各種遊藝活動,可謂投縱奢華聲色之內,置身勤勉國政之外。但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看出,伊麗莎白女皇巧妙地利用手下大臣們和俄羅斯各派貴族之間的關係,不露鋒芒,但又不遺餘力,有所取捨地推行各項富國強兵政策。這對於被人推上皇位的伊麗莎白來講,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伊麗莎白在位期間,除了在內政方面頗有建樹,在對外交往和開疆拓土方面頁小試牛刀。1741年至1743年俄羅斯和瑞典之間爆發戰爭,最後以俄軍勝利而告終,俄羅斯佔領了一小塊原屬芬蘭的土地。此後又與奧地利簽署同盟條約,用來牽制日益強大起來普魯士,在1745年奧普戰爭和1748年的奧法戰爭中都主動依靠外交手段,從中斡旋調停,獲取了戰場上得不到的利益。此後俄羅斯還參加了七年戰爭,把原屬普魯士的柯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併入俄羅斯版圖,變成了俄羅斯帝國的一個省。

七年戰爭,按照丘吉爾的說法,可以稱作是歐洲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歐洲進入資本時代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實質就是歐洲列強為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為搶奪海外市場進行的一次勢力洗牌。幾乎當時的所有歐洲列強、歐洲大小國家都參加了這次戰爭,參戰各方除了把陸軍投入戰場,還有海軍參戰;作戰地點也不限於歐洲,在加勒比海,印度和菲律賓都有戰事發生。

七年戰爭的全面爆發是在1756年,但此前英法兩個殖民大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就開始武裝衝突,自1755年起兩國在北美大打出手;而在歐洲大陸,普魯士和奧地利為西里西亞地區已經兩度交手,最終西里西亞被普魯士一口吞下,普魯士的領土面積由12萬平方公里一下子擴大到近20萬平方公里,人口也由200多萬激增到500多萬,這是奧地利所不能接受的。原來由法國和奧地利主導的歐洲大陸政治秩序受到新崛起的普魯士的挑戰,俄羅斯也加入了對歐洲事務話事權的角逐。本來與法國敵對的奧地利轉而與法國結盟,對抗普魯士;普魯士為了防止俄羅斯插手歐洲事務,避免在東西兩線同時向法奧俄三國開展,就向英國尋求幫助,簽訂了同盟條約。這樣歐洲大陸敵對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逐漸形成,戰爭爆發已經不可避免。(待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