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內外媒體摘編——關於梅普組合

關注
俄羅斯和西方主流媒體最近廣泛報道了俄大選後政壇走向,部分報道摘編如下

作者:俄新網記者黃軼男

俄羅斯《總結》雜誌在2008年第10期刊登了俄羅斯政治分析師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和俄羅斯工業家與企業家聯合會主席亞歷山大·紹欣的採訪。在採訪中帕夫洛夫斯基說,梅德韋傑夫當選,毫無疑問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普京和梅德韋傑夫“雙核體制”內,不可避免發生衝突,但這是正常的工作環節。很多人都認為行政權力歸總統所有,實際不是這樣的:行政權歸總理,而總理的職權的容量和總統相當。按照憲法,普京以行政首腦的身份完全可以繼續在外交領域工作。

紹欣說,梅德韋傑夫還在總統大選競選宣傳階段就不止一次地講過普京路線的繼承性,這也涉及國家的經濟政策。在經濟領域,國家政策不會發生太大的轉折。但這不是說一點變化都不會有。根據梅德韋傑夫的講話,他不僅重視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手動"操作,他更重視建立完善市場機制。對梅德韋傑夫來講,最主要的是提高商業活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和吸引投資。這就是說,俄羅斯將持續進行改革,司法改革,稅務改革,退休金保障改革,國家行政機構改革,國有壟斷行業改革等等。紹欣指出,梅德韋傑夫宣佈國家將減少在經濟領域的存在,不是說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作用將減弱,而是說國家不會插手那些私營經濟更加有效的經濟領域。

3月5日的《消息報》則側重分析對梅德韋傑夫的施政綱領。該報撰文說,梅德韋傑夫把自己執政的主要工作方向確定為四個“I”(即以俄文字母“I”打頭的四個詞):體制(Institute)、創新(Innovasion)、投資(Investment)和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確實,如果這些目標不能實現,那麼俄羅斯至少要成為二流國家。但是,這四個"I"遠遠還不是未來執政中所面臨的所有任務。還有很多任務,在這裡還要再加上三個“I”。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人們感到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物價上漲是現政權和未來政府面對的主要挑戰。通貨膨脹有很多外在因素:所有都在漲價,從電能到食品。唯一能夠克服通貨膨脹的辦法就是提高生產能力,擴大生產規模,同時創造競爭機制,為此要鼓勵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意識形態(Ideology)--現代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依靠國家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勢力來解決的。越來越多的人講起“軟實力”,即有意識地通過信息流和文化吸引力,通過意識形態對世界施加影響。俄羅斯必須拿出自己色彩鮮明的價值觀,人們越來越想知道在當今世界如何生存下去,尤其是在西方世界面臨經濟衰退的條件下如何繼續生存的問題。梅德韋傑夫在施政綱領中提出的理想主義建築在自由、公正和人類的尊嚴之上,而實用主義原則是與之相悖的。而叢林法則、所有人同所有人的戰爭--這就是當今國際法的最高境界。

形象(Image)也是軟實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客觀地講,沒有人需要俄羅斯成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但是俄羅斯實際上要比西方媒體和政客們講話中的形象要好得多。改變成見的一個主要辦法就是在各個層面上廣泛解釋我們的政策。沈默不語的各個部委和它們的領導們,加上沈默不語的國家機關的新聞發言人,這不是改變國家形象的最好辦法。

俄文版《新聞週刊》2008年第10期刊登了名為《以後發生了紛爭》的文章。文中對未來俄羅斯政局發展變化做了預測。文中說,兩周前,俄羅斯外交部出人意料地確認,普京總統,自從2002年以來,將在四月份首次前往布加勒斯參加北約峰會。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來源說,此前普京召集了會議,商討是否前往的問題。梅德韋傑夫在會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論據。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立場最終吻合了,而且看起來梅德韋傑夫在外交政策上不是外行。大選前梅德韋傑夫被普京派往貝爾格萊德,隨後他還對記者暗示說,美國大選他支持民主黨人,而不是共和黨的麥凱恩。《新聞週刊》的消息來源說,這位繼承人將很快熟悉外交事務。......在旁人看來,好像梅德韋傑夫從第一天起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領導人。至於人事問題,據觀察家們講,新總統將長時間地謹慎行事,在這方面還談不到與普京平起平坐。來自多個消息渠道的新聞來源證實,總統辦公廳主任將由謝爾蓋·索比亞寧擔任,而不是由梅德韋傑夫的某個心腹擔任。顯然在索比亞寧的副手中,主管內政的弗拉迪斯拉夫·蘇爾科夫將留任,儘管梅德韋傑夫根本不信任他。政治觀察家別爾科夫斯基認為,在普京的繼承人中,蘇爾科夫公開支持梅德韋傑夫的競爭對手謝爾蓋·伊萬諾夫,現在蘇爾科夫的影響力將逐漸減弱,或早或晚,梅德韋傑夫要找個人代替蘇爾科夫。

《新聞週刊》的消息來源說,現任政府辦公廳主任謝爾蓋·納雷什金肯定要被免職,這已經有了決定。而至於謝欽轉到政府工作,領導政府辦公廳,其影響力是否會下降,這還很有爭議。普京在聯邦政府里工作的路線將同他在當總統時如出一轍,只不過這一次他手下衝鋒陷陣的將領們不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而是政府副總理。副總理們的影響力將相對弱於總統辦公廳的副主任,部長級別的官員們手下只有15-20人的辦公隊伍,而每個副主任手下都有一個龐大的克里姆林宮官僚機構。在所有最有可能成為副總理的人中包括謝爾蓋·伊萬諾夫,阿列克謝·庫德林,德米特里·科扎克,塔季揚娜·戈里科娃,還有亞歷山大·茹科夫甚至還有阿列克謝·戈爾捷耶夫。也就是說普京將保留現有的政府機構,為此在去年秋天他事先對政府班子作了調整。

梅德韋傑夫不會和普京發生衝突,普京也不會像梅德韋傑夫施加壓力,更不會在他背後搞甚麼小動作:和這位繼承人互動關係最主要的資源就是私人間的相互信任。

《新聞週刊》的消息來源說,看來普京真的要在經濟方面大乾一場。普京至少打算在總理位子上坐到2012年。很有可能將為他專門增設一個總理對國民的講話的報告形式,每年作一次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報告,這也是讓人們不要忘記,他,普京,是誰。

很多人斷言,就是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兩個人完全沒有分歧,兩個人的行政隊伍也將比可避免地發生衝突。據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來源說,他們兩人對這個形勢熟知於胸。

另一本大型政論週刊《側面》雜誌在2008年第8期的分析文章說,在同下諾夫哥羅德選民們見面時,梅德韋傑夫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聲明。首先,他說,“如果我能獲得信任領導國家,我有責任沿著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道路走下去,也就是普京的道路。”其次,他還說,兩黨制不一定就是俄羅斯政治生活中政體建設的唯一可能,美國奉行這一體制已經數百年,而俄羅斯需要自己的體制。重要的是要有負責任的政黨,不為其黨員的言行而慚愧,而加入這個黨的人也不是把入黨看成是仕途的跳板。梅德韋傑夫強調:“今天,在我們國家,有五到七個政黨背後有現實的社會基礎。”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為《梅德韋傑夫不會發動冷戰》的文章。文章說,梅德韋傑夫在本年度的一次講話中呼籲俄羅斯企業以中國公司為榜樣,在全球範圍內收購企業,以此獲得新技術,獲得新市場。他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俄羅斯和西方的利益交織如此緊密,公開的對抗政策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工商領域。如今俄羅斯國家有效地控制著“最具有戰略意義”的經濟部門,但是使用這個權力比想象中的要難。

俄羅斯復興依靠的基本工具就是這個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正是能源價格上漲使俄羅斯富裕起來,克里姆林宮產生了一個感覺--它最終獲得了強有力的施加壓力的槓桿。

俄羅斯工商界和俄羅斯國家的成長對其他世界來講不一定是個壞消息。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克里姆林宮里民族主義的復活。但是在傳統範圍里從事經濟活動的人不會是民族主義者,這對他們來講太奢侈了。

法國《費加羅報》刊登了俄羅斯前總理、現反對派領導人米哈伊爾·卡西亞諾夫的採訪。在採訪中,卡西亞諾夫說,普京和梅德韋傑夫未來的政治體制很快將引發二者之間的衝突。再過六個月就能看到兩人之間出現分歧。由於人們被剝奪了自由和公民權,俄羅斯將出現政治危機。同時因為通貨膨脹和增長放緩將引發經濟危機,導致俄羅斯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法國《自由報》發表題為《梅德韋傑夫挑戰普京》的文章。文中說,俄羅斯的總統大選不過是走個過場,因為即將卸任總統的衣鉢傳承就意味著命令,這不僅對電視媒體是這樣,對整個俄羅斯居民也是如此。但是產生了一種印象,即親西方的俄羅斯寡頭集團想利用這個走過場來改變已經編好的劇本,使其出現新的轉折。這很不容易,但在上周梅德韋傑夫力挺“自由及其各種表現形式”:包括個人自由、經濟自由--這些詞彙不是普京的用語。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了名為《呼籲梅德韋傑夫對自己的話負責》的文章,文中引用路透社記者奧莉加·謝德洛娃的話說,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在很多方面模仿普京,這甚至表現在如何把手臂折疊交叉放在桌子上,用同樣的語氣在講話中強調某個要點,更不用說二人快速和堅定的走路姿勢。

關於法律至上,甚至如果不考慮這一原則是否能夠適用於普京和他周圍的人,或許這也是梅德韋傑夫能夠作出的最好的大選前的許諾了。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