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俄新網總編輯克浪斯(廣東省《同舟共進》雜誌專稿)
像大多數俄羅斯人那樣,我也曾經是蘇聯人。在那個年代,作為蘇聯人不僅意味著公民身份的歸屬,而且還意味著某種特定的自我感覺:自己屬於一個偉大的民族,是一個精神特質相近的民族和文化大家庭的一員。
隨著改革的開始和諸多檔案文件的解密,人們才明白:歷史教科書歪曲了那個年代的真實情況。被"新的真相"震驚的蘇聯人民不知所措了:蘇聯到底是甚麼?我們大家好像都生活在這個國家,卻又完全不瞭解這個國家。此外,被揭露出來的事實迫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1917年11月7日所發生的事件,因為蘇聯的歷史正是由此開始的。
對某一點的懷疑導致了懷疑一切。在蘇聯存在的最後幾年以及蘇聯解體後,許多人開始批評多多少少與這個時期有聯繫的一切;另一些人則拒絕接受徹底打碎他們對世界和自我認知的信息流,成為舊制度的熱心辯護者。觀點的懸殊性也反映在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中。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的歷史教科書數量繁多。編纂者不同,各種教科書對蘇聯時期的評價甚至會截然相反。在一些教科書中,1917年秋天發生的事件仍然被稱為十月革命。而在另外一些教科書中,這一事件被稱為布爾什維克政變。
一些人對蘇聯體制,特別是對1917-1953年期間的蘇聯體制提出的最主要的申訴之一就是數以百萬計的同胞為之付出了血的代價:國內戰爭的爆發導致兄弟相殘,許多"人民公敵"被槍決,數十萬士兵在衛國戰爭期間白白送命。然而這些慘禍卻遮蓋了蘇聯人民的功績:他們振興了被徹底毀掉的經濟,將世界從納粹鐵蹄下拯救出來,後來又使世界擺脫了美國的核霸權主義。另一方面,如果在世界政治地圖上不出現蘇聯,那可能也不會出現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
從全俄輿論調查中心去年進行的社會調查的資料來看,目前只有10%的俄羅斯人認為,十月革命對俄羅斯是件好事。38%的人認為,十月革命造成了無謂的動蕩和犧牲。42%的人認為,這是人民難以忍受的處境誘發的一場歷史性災難。
從"社會輿論"基金會2006年5月份民調結果中可以看出,社會在過去20年來對偉大十月革命的態度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僅有11%的俄羅斯人慶祝十月革命節,而58%的受訪者慶祝聖誕節,71%的受訪者慶祝勝利日。
與此同時,如果說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和反對者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還進行著強硬的對抗,那麼現在對抗的尖銳程度明顯降低。儘管大多數人對90年前的事件總體上持否定態度,但仍有46%的人對在俄羅斯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基本上持肯定態度。不過,其中只有10%的人認為這一思想可以實現,而36%的人認為這一思想無法實現。有37%的受訪者不支持社會主義思想。
時間是醫治一切創傷的最佳良藥。一些人因佔世界陸地面積六分之一的蘇聯帝國消亡而產生的悲痛減輕了,另一些人因戰勝"共產主義怪獸"而產生的欣快感也已經成為過去。現在,許多人終於能夠清醒地、不帶感情色彩地評價這些歷史事件。
21世紀的俄羅斯人作出的最主要的結論是,那個年代並非一切都不好或者一切都好。而且,也不可能把70多年一下子從記憶中抹去。我們現在試著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有益經驗,並在今後避免蘇聯時期犯下的錯誤。
我常常聽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即當今一些主權國家的人們說,對他們來講,"祖國"這個詞仍像過去一樣指的是前蘇聯擁有的遼闊疆域。此外,俄語在前蘇聯地區的地位仍然很牢固。俄語至今還發揮著顯著的凝聚作用。上合組織總共只有兩種正式語言,其中俄語卻是5個成員國的共同語言,這絕非偶然。
對於當代俄羅斯而言,蘇聯不僅僅是過去,而且還是現在。只不過,現在人們對蘇聯的理解不是以前存在的那個國家及其意識形態,而是人們某種內在的自我感受。我相信,許多俄羅斯人和前蘇聯國家的大多居民將會在不同程度上覺得自己是蘇聯人。只要我們還有這種情感,蘇聯就會存在下去。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