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俄新網記者黃軼男
1993年10月的"炮打白宮"事件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十月事件緣於總統和議會的對峙,導致在莫斯科市區發生武裝衝突並造成人員傷亡。在很大程度上它代表了蘇維埃制度在俄羅斯的終結,俄羅斯總統集權制的誕生,因為十月事件,俄羅斯完成了從議會制共和國向總統制共和國的轉變。
事件的起因和背景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沿襲了蘇聯時代的代議機制,當時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是議會,也就是最高立法機關-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以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為首的行政權力機關自1992年開始推行激進的改革路線,在俄羅斯政體、制憲、對外政策、改革政策和國內經濟形勢評估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同議會產生嚴重分歧。議長哈斯布拉托夫聯合副總統魯茨科伊,對葉利欽領導下的政府開展了激烈批評,雙方互相攻訐,最後發展到各自為政,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蘇聯解體造成的政局動蕩自然是十月事件產生的根本原因,蘇聯政權垮台後造成的權力真空為未來的激烈權力爭奪埋下了伏筆。1992年初俄羅斯的政治權力主要集中在俄聯邦人民代表大會和其常設機關最高委員會手裡,但聯邦總統是國家最高元首,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整個社會也逐漸形成了擁護總統和擁護議會的兩個陣營。制定新憲法成為雙方最初的爭奪要點。葉利欽班子的人認為,原有的憲法已經成為俄羅斯改革的主要障礙,新憲法的制定、審議和頒布工作刻不容緩。俄聯邦最高蘇維埃對抗葉利欽的第一個辦法就是決議免去了葉利欽的臂膀-蓋達爾的總理職務。
1993年3月20日,葉利欽發表電視講話,宣佈簽署《特別行政辦法》,擴大總統權力,並同時限制議會的職權範圍。當時支持議會一方的聯邦憲法法院在沒有接到總統簽署的行政命令的情況下,宣佈總統違反憲法,隨即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提議免去葉利欽的總統職務,但表決時差72票沒能夠達到彈劾總統的法定票數。事後證明,葉利欽只是在電視上公開宣佈簽署總統令的決定,實際上並沒有簽署。
3月29日,在彈劾總統失敗之後,俄聯邦人民代表大會宣佈將在4月25日進行全民公決,俄羅斯公民將就是否信任葉利欽等4個重要問題進行公決。這樣,俄聯邦最高蘇維埃和聯邦總統之間的對峙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最終4月份的全民公決以葉利欽的勝利而告終。
5月,擁護議會的示威人群在市中心的卡盧日斯卡婭廣場集會,反對葉利欽政權。最終示威人群與維持秩序的內務部特種警察部隊發生衝突,造成流血事件,並有人員傷亡。這是1993年"炮打白宮"事件中的第一起流血衝突。
總統和議會的全面對抗
9月1日,葉利欽宣佈解除魯茨科伊的副總統職務。應該說,葉利欽的做法是缺乏法律基礎的,因為在當時俄羅斯的憲法和法律中沒有關於解除副總統職務的規定,自然也就沒有解除副總統職務的相關執行辦法。3日,聯邦最高蘇維埃向憲法法院提交公函,請求裁決解除魯茨科伊副總統職務的合法性。議會認為,葉利欽侵犯了國家政權中的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的權益,並決議在憲法法院作出裁決之前,暫停執行葉利欽的總統行政命令。
9月21日,葉利欽簽署第1400號總統令-《關於逐步推進俄羅斯聯邦憲法改革》。在這個總統令里,葉利欽作出多項重要決定,核心就是改變俄羅斯現有政體,將俄聯邦由議會制共和國轉變成總統制共和國,相應地大幅度擴大了總統權力,限制議會的職權範圍。總統令宣佈,解散俄聯邦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聯邦最高蘇維埃,議會改為兩院制,用俄羅斯聯邦會議代替聯邦人民代表大會,上院為聯邦委員會,下院為國家杜馬。設立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並將在12月初進行議會大選,俄羅斯新憲法將由國家杜馬審議通過,在新的議會和憲法產生之前,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構的工作統一由總統和政府相關行政命令作指導。葉利欽發表電視講話,向全國宣佈了這一決定,同時切斷了聯邦最高蘇維埃大樓(通稱"白宮",現在是俄羅斯聯邦政府所在地)的水電供應和通訊聯繫,內務部隊也出動警力,將最高蘇維埃辦公地點包圍。
俄羅斯憲法法院在21日深夜召開緊急會議,宣佈葉利欽的總統令違反憲法,葉利欽簽署第1400號總統令屬於違法行為。22日晚10時,聯邦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緊急會議,在憲法法院裁決的基礎上宣佈解除葉利欽的總統職務,任命副總統魯茨科伊為總統。同時在大會的決議中宣佈葉利欽的做法是搞"政變"。
23日葉利欽頒布總統令,宣佈不改變聯邦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最高蘇維埃成員的物質保障,如果代表們同意解散議會,政府將一次性發給他們巨額獎金。同時在總統令中還宣佈,將於1994年6月12日舉行總統大選,最高蘇維埃所屬財產轉交給總統辦公廳。後來這一總統令沒有執行就被撤銷了。當天發生了衝擊獨聯體聯合武裝司令部事件,有人企圖衝進司令部奪取彈藥庫,但被保衛人員擊退,結果造成一名警察和一名婦女死亡。
9月24日,內衛部隊嚴密包圍了白宮,除佈置了大量警力以外,還出動了裝甲車和高壓水車。所有通往最高蘇維埃辦公大樓的道路都被切斷,從外地趕到莫斯科的聯邦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無法進入辦公地點,最高蘇維埃和外部的聯繫徹底中斷。當天大量莫斯科市民和來自聖彼得堡、下諾夫哥羅德等地區的民眾來到白宮,舉行大規模示威活動,以此表示對議會的支持。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代表教會,在總統和議會之間積極開展了斡旋活動,但是總統和議會沒能達成最終的和解。
衝突爆發
10月3日下午15時25分,在白宮門前聲援議會的示威人群衝破了內衛部隊的封鎖,衝進白宮大樓。下午16時許,人群向莫斯科市政府方向移動,企圖佔領市政府,恢復對最高蘇維埃辦公大樓的通訊和水電供應。蓋達爾當天發表電視講話,呼籲俄羅斯民眾支持葉利欽。另一部分示威人群在俄羅斯勞動黨領導人安皮洛夫和馬卡紹夫將軍的帶領下,向奧斯坦金諾方向移動並準備佔領電視中心。代號為"勇士"的內衛部隊在雷休克中校指揮下,開槍驅散了示威人群,同時駐紮在莫斯科近郊的捷爾任斯基近衛師也馳援電視中心。晚間19點12分,電視中心發生爆炸,示威人群開始衝擊電視中心,守衛的內衛部隊開火反擊,造成46人死亡,多人受傷。
10月4日,葉利欽宣佈莫斯科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國防部長格拉喬夫命令塔曼斯基坦克師開進莫斯科。當日清晨,在葉弗涅維奇少將師長的指揮下,坦克部隊佔領了莫斯科的主要街道。由於指揮失誤,造成塔曼斯基坦克師和捷爾任斯基近衛師之間發生了交火,稍後支持葉利欽的"阿富汗戰爭老兵聯合會"所屬的武裝力量也和捷爾任斯基近衛師發生了衝突,結果捷爾任斯基近衛師一輛裝甲車被坦克擊毀,裝甲車指揮官身亡。事件平息後,參加增援莫斯科的武裝部隊成員受到獎勵,其中兩名指揮官被授予"俄羅斯英雄"勳章。
當日上午10時,國防部指揮的武裝力量向最高蘇維埃辦公大樓白宮開火。在重火力打擊之後,葉利欽命令"阿爾法"和"信號旗"特種部隊進攻白宮並實行武裝佔領。"阿爾法"部隊指揮官試圖勸說議會領導人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伊繳械投降,而"信號旗"部隊指揮官乾脆拒絕執行葉利欽的命令。最終在下午17時,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伊宣佈繳械投降。隨後參與保衛白宮、衝擊市政府和電視中心的主要領導人物遭到逮捕。事件過後,"阿爾法"特種部隊進行了大規模改組,而"信號旗"特種部隊指揮官被免職,部隊編制由安全機關的特種部隊改建為內務部下屬部隊,最終造成"信號旗"特種部隊的實際解體。
10月5日,俄羅斯多名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和文化界人士紛紛發表聲明,對葉利欽表示支持。當天在俄羅斯主要報刊上刊登了42名俄羅斯著名作家和文藝活動家的公開信,支持葉利欽進行的憲法改革。
餘波
十月事件平息以後,俄羅斯徹底埋葬了蘇維埃政權的國家體制,原有的立法機關被解散,憲法法院的工作也被暫停。總統令代替了國家憲法和法令,對此很多知名律師、國務活動家、政治學家、記者和歷史學家將這一段時間稱作是總統獨裁時期。1993年12月12日舉行了全民公決,通過了新憲法。俄羅斯最終成為總統制共和國,建立了有上下兩院的議會機關。在"十月事件"中支持最高蘇維埃的政黨和社會組織被禁止參加議會大選。據事後統計,"十月事件"中共有146人死亡。被捕的最高蘇維埃和保衛白宮的主要領導人在1994年接受大赦,被釋放出獄。
哈斯布拉托夫出獄後,自1995年起多次到車臣共和國,試圖斡旋車臣武裝衝突,未有建樹。2003年計劃參加車臣共和國總統大選,未果。
魯茨科伊從1995年4月至1996年12月擔任社會組織"大國"愛國主義運動領導人,1996年10月當選庫爾斯克州州長,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成員。2000年再次參加州長競選,2001、2003年兩度試圖參加國家杜馬選舉,均遭失敗。
馬卡紹夫在1994年接受大赦出獄,1995年當選國家杜馬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