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蘇中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開啓兩國關係新階段

© Sputnik / Sergey Bobylev俄專家:《蘇中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開啓兩國關係新階段
俄專家:《蘇中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開啓兩國關係新階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4.02.2025
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2月14日電 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當前國際問題研究所一體化前景研究中心專家、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弗拉基米爾·涅日丹諾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1950年2月14日締結的《蘇中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開啓了中蘇關係的新階段,這一階段的經驗教訓在後續條約的制定中得到了借鑒。
涅日丹諾夫說:“該條約於1950年通過,廢除了蘇聯和時為中華民國五年前簽訂的條約。事實上,《蘇中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是開啓蘇聯對華關係新時代的第一個重要階段。從這個意義上是來說,它成為一項根本性條約。”
專家認為,該條約的缺點在於措辭過於強硬以及兩國領導人的作用過大。在二十世紀60年代,該條約實際上已失去效力,儘管其表面上的有效期至二十世紀80年代初。
涅日丹諾夫指出:“儘管條約直到1980年才被廢除,但其有效使用只是在最初的幾年時間。不過,當先是1980年代末的蘇中關係以及隨後的1990年代的俄中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92年通過的《關於俄中相互關係基礎的聯合聲明》,以及接下來1994年和1996年的聲明,我們看到,雙方對於夥伴關係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外交經驗。”
專家總結道:“今天,根據根本性的2001年《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其通過2019年《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得到進一步鞏固,我們看到,雙方力求避免那些阻礙我們1950年簽署的第一份條約全面實施的尖銳問題……雙方明白,不能用強硬的外交措辭束縛自己的手腳……有了這些經驗,雙方成為成功的合作夥伴,在國家利益交匯的領域發展相互關係。”
《蘇中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於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簽訂,有效期30年。代表蘇聯方面簽字的是時任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維辛斯基,代表中國方面簽字的是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
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2024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3.02.2025
俄中友協副主席:中國從我小時候就進入了我的生活,只要我的心還在跳動,就會做我喜歡的事
新聞時間線
0